();
齐卫东问邓诗诗:“我需要准备些什么?”
“厂里的公物我都理好了,你不用管。你回家把自己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品带上,饭盒也别忘了,到那边住厂里宿舍,用自己的东西方便。”
邓诗诗交代得很细致,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火车票递过去,“这是车票,赵干事早就买好了,你收好,千万别弄丢,补起来麻烦。”
“手续和证明我这儿都齐了,你现在就回家收拾吧。记住,晚上十二点,西直门火车站里头碰面,你早半小时到,别迟到。”
齐卫东认真听完,一一应下。
和办公室的同事们打了声招呼,齐卫东便跟着邓诗诗二人离开了。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办公室里压抑着的议论声就立刻大了起来。
“嘿,齐卫东这小子可真行,科里唯二的两位女同志都陪他出差。”
赵明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嘀咕道。
周围的人都跟着暧昧地笑了起来。
何晓勤斜了他一眼:“那你跟科长申请一下,换你去呗?”
“哎哟,我可没那胆子。”赵明立刻夸张地摆手,“这要是去了,回头不得把我当流氓给办了。”
办公室里又是一阵哄笑,话虽然没说得多难听,但那股子酸溜溜的意味,谁都品得出来。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齐卫东的发明上。
孙亮嗤笑一声,接茬道:“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就他捣鼓的那个破箱子,还想上广交会?真要送过去,还不被那些外国人笑话死!”
不少人听了都附和地点头。
不过,毕竟是经常出差的人,谁都知道行李是个大麻烦,提来提去实在累人。
“那也未必。”何晓勤却有不同看法,“东西是看着挺实用的,要是做得精致些,价格再便宜点,保不齐真有外国人喜欢。毕竟各花入各眼嘛。”
这话倒也说到了点子上,其他人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孙亮见状,不屑地撇了撇嘴,没再争辩。
在他看来,那玩意儿能不能通过厂里的评审会都还是两说呢!
他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
夜色已深,时钟的指针划过十点。
齐卫东凝望着小丫恬静的睡脸,蹑手蹑脚地从床上下来。
他其实一直没睡,此刻困倦地打了个哈欠,开始穿戴衣物。
他刚洗漱完毕,正要去拿自己的行囊,身后就传来小丫含糊不清的咕哝:“小叔,你要走了吗?都这么晚了。”
齐卫东回头,只见小丫头**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望着他。
他笑了笑,走过去放低声音:“嗯,时间差不多了,我得走了。你在家乖乖的,门……算了,不锁也行。”
毕竟是单位大院,对门还住着所长,安全上倒不用太担心。
“好。”
小丫头应了一声,脑袋一歪,又沉入了梦乡。
他无奈一笑,拎起墙角的包裹。
那算不上行李,只是一个布包袱,里面裹着两件换洗衣物和他的饭盒,连个正经的提包都没有。
他拉灭了灯,带上门。
刚走到院门口,一个披着厚棉袄的身影就提着手电筒迎了上来。
“这么晚还出去?”
对方照了照他。
齐卫东眯眼一看,是后院的邻居,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但还是客气地回应:“嗯,出趟差,赶火车。您这是……”
“哦,起夜。”
那人解释道。
齐卫东了然地点点头:“那您去,我先走了。”
那人摆摆手:“行,快去吧,赶火车宜早不宜迟,别误了点。”
“好嘞!”
应了一声,齐卫东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大院。
到了西直门火车站。
看看时间,十一点半。
他在车站附近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把自行车收进空间,然后快步走向灯火处。
西直门车站规模不大,站前广场的路灯下,一个身穿军大衣的哨兵笔直地站着岗。
时不时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匆匆走进车站,却不见有人出来。
他走进一个小厅,是售票处。
旁边一间屋子门上挂着“候车室”的牌子,进去的人都汇集到了那里。
齐卫东正要抬脚,眼角余光却扫过一个熟悉的身影,似乎是瞿心妍?
他心中一动,跟着走了进去。
候车室里摆着几列木制的长条椅,坐了约莫二三十人。
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味,有人靠着椅背打盹,有人干脆躺在上面睡着了。
时不时传来“呸”的一声,是有人在随地吐痰。
水泥地上积着灰尘,四处可见干涸的痰渍,长椅的漆皮也已斑驳脱落,显出陈旧的木色。
“卫东,这边!”
齐卫东刚进候车室,就看到一个把自己裹成粽子的人朝他挥手,正是邓诗诗。
“你们可真早。”他走到跟前,笑着说。
“我们都等了半小时了。”瞿心妍笑着回道。
旁边的邓诗诗则说:“就怕你赶不上,这趟车是始发,一般不晚点,你要是错过了,就得等下一趟了。”
齐卫东把随身的包搁在旁边空位上,顺势坐下,笑道:“火车经常会晚点?”
“当然,除了那些特快列车,但有时候特快也靠不住……”
瞿心妍简单给他科普了一下。
齐卫东听完才算明白,原来火车运行有一套严格的让行规则。
比如货运列车在某个站点装卸货物超时了,就必须在原地等待,给后续的客车让路。
客车里也分等级,慢车要给普快让,普快又得给特快让。
他笑着点了点头,心里豁然开朗,总算知道为什么都说干采购的见多识广了,感情都是这么跑出来的。
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身走一趟,许多闻所未闻的事就都清楚了。
他的目光落到两人脚边的大布包上,不由得笑了:“你们带的东西可真不少。”
“那可不,就带一套衣服哪行,万一路上弄湿了怎么办?光棉袄就沉甸甸的占地方,还有一部分是厂里的文件。”
邓诗诗说着,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又打量着他,“你就带这么点东西?心真大。”
齐卫东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没事,我多注意点就行。等会儿你们的东西我来拿。”
“那敢情好,辛苦你了!”瞿心妍立刻笑着应承下来。
齐卫东问邓诗诗:“我需要准备些什么?”
“厂里的公物我都理好了,你不用管。你回家把自己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品带上,饭盒也别忘了,到那边住厂里宿舍,用自己的东西方便。”
邓诗诗交代得很细致,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火车票递过去,“这是车票,赵干事早就买好了,你收好,千万别弄丢,补起来麻烦。”
“手续和证明我这儿都齐了,你现在就回家收拾吧。记住,晚上十二点,西直门火车站里头碰面,你早半小时到,别迟到。”
齐卫东认真听完,一一应下。
和办公室的同事们打了声招呼,齐卫东便跟着邓诗诗二人离开了。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办公室里压抑着的议论声就立刻大了起来。
“嘿,齐卫东这小子可真行,科里唯二的两位女同志都陪他出差。”
赵明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嘀咕道。
周围的人都跟着暧昧地笑了起来。
何晓勤斜了他一眼:“那你跟科长申请一下,换你去呗?”
“哎哟,我可没那胆子。”赵明立刻夸张地摆手,“这要是去了,回头不得把我当流氓给办了。”
办公室里又是一阵哄笑,话虽然没说得多难听,但那股子酸溜溜的意味,谁都品得出来。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齐卫东的发明上。
孙亮嗤笑一声,接茬道:“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就他捣鼓的那个破箱子,还想上广交会?真要送过去,还不被那些外国人笑话死!”
不少人听了都附和地点头。
不过,毕竟是经常出差的人,谁都知道行李是个大麻烦,提来提去实在累人。
“那也未必。”何晓勤却有不同看法,“东西是看着挺实用的,要是做得精致些,价格再便宜点,保不齐真有外国人喜欢。毕竟各花入各眼嘛。”
这话倒也说到了点子上,其他人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孙亮见状,不屑地撇了撇嘴,没再争辩。
在他看来,那玩意儿能不能通过厂里的评审会都还是两说呢!
他等着看好戏就行了。
……
夜色已深,时钟的指针划过十点。
齐卫东凝望着小丫恬静的睡脸,蹑手蹑脚地从床上下来。
他其实一直没睡,此刻困倦地打了个哈欠,开始穿戴衣物。
他刚洗漱完毕,正要去拿自己的行囊,身后就传来小丫含糊不清的咕哝:“小叔,你要走了吗?都这么晚了。”
齐卫东回头,只见小丫头**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望着他。
他笑了笑,走过去放低声音:“嗯,时间差不多了,我得走了。你在家乖乖的,门……算了,不锁也行。”
毕竟是单位大院,对门还住着所长,安全上倒不用太担心。
“好。”
小丫头应了一声,脑袋一歪,又沉入了梦乡。
他无奈一笑,拎起墙角的包裹。
那算不上行李,只是一个布包袱,里面裹着两件换洗衣物和他的饭盒,连个正经的提包都没有。
他拉灭了灯,带上门。
刚走到院门口,一个披着厚棉袄的身影就提着手电筒迎了上来。
“这么晚还出去?”
对方照了照他。
齐卫东眯眼一看,是后院的邻居,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但还是客气地回应:“嗯,出趟差,赶火车。您这是……”
“哦,起夜。”
那人解释道。
齐卫东了然地点点头:“那您去,我先走了。”
那人摆摆手:“行,快去吧,赶火车宜早不宜迟,别误了点。”
“好嘞!”
应了一声,齐卫东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大院。
到了西直门火车站。
看看时间,十一点半。
他在车站附近找了个僻静的角落,把自行车收进空间,然后快步走向灯火处。
西直门车站规模不大,站前广场的路灯下,一个身穿军大衣的哨兵笔直地站着岗。
时不时有人提着大包小包匆匆走进车站,却不见有人出来。
他走进一个小厅,是售票处。
旁边一间屋子门上挂着“候车室”的牌子,进去的人都汇集到了那里。
齐卫东正要抬脚,眼角余光却扫过一个熟悉的身影,似乎是瞿心妍?
他心中一动,跟着走了进去。
候车室里摆着几列木制的长条椅,坐了约莫二三十人。
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味,有人靠着椅背打盹,有人干脆躺在上面睡着了。
时不时传来“呸”的一声,是有人在随地吐痰。
水泥地上积着灰尘,四处可见干涸的痰渍,长椅的漆皮也已斑驳脱落,显出陈旧的木色。
“卫东,这边!”
齐卫东刚进候车室,就看到一个把自己裹成粽子的人朝他挥手,正是邓诗诗。
“你们可真早。”他走到跟前,笑着说。
“我们都等了半小时了。”瞿心妍笑着回道。
旁边的邓诗诗则说:“就怕你赶不上,这趟车是始发,一般不晚点,你要是错过了,就得等下一趟了。”
齐卫东把随身的包搁在旁边空位上,顺势坐下,笑道:“火车经常会晚点?”
“当然,除了那些特快列车,但有时候特快也靠不住……”
瞿心妍简单给他科普了一下。
齐卫东听完才算明白,原来火车运行有一套严格的让行规则。
比如货运列车在某个站点装卸货物超时了,就必须在原地等待,给后续的客车让路。
客车里也分等级,慢车要给普快让,普快又得给特快让。
他笑着点了点头,心里豁然开朗,总算知道为什么都说干采购的见多识广了,感情都是这么跑出来的。
果然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身走一趟,许多闻所未闻的事就都清楚了。
他的目光落到两人脚边的大布包上,不由得笑了:“你们带的东西可真不少。”
“那可不,就带一套衣服哪行,万一路上弄湿了怎么办?光棉袄就沉甸甸的占地方,还有一部分是厂里的文件。”
邓诗诗说着,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又打量着他,“你就带这么点东西?心真大。”
齐卫东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没事,我多注意点就行。等会儿你们的东西我来拿。”
“那敢情好,辛苦你了!”瞿心妍立刻笑着应承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