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后。
南京城正阳门外的大道上,五十多岁,一胖一瘦的两个道士一路风尘仆仆从北边赶路而来。
还没走到城门口,身后就传来了一连串急促的马蹄声。
“小心!”
瘦道士眼疾手快,立马把自家师兄拉到了一旁。
身后四五个着甲的骑兵速度极快的从两人身边一冲而过。
“太孙殿下亲率大军平定安南叛乱,开疆拓土,大军再有一个时辰便要凯旋归来,未免冲撞百姓,所有百姓退避!”
“再说一遍,太孙殿下率大军再有一个时辰便要胜利归来,所有百姓退往两侧,以免冲撞。”
几个骑兵一路高喝,很快就消失在城门方向。
而随着他们的高喝声,四周开始不断出现一个个兵卒。
这些兵卒极其训练有素,速度极快的站立在街道两侧,把人群驱散到两旁,留出中间宽阔的大道,给大军通行做准备。
同时还有一些兵卒开始在一些显眼的位置插上一面面红色的旗帜。
这面旗帜红底,其上用金线勾勒出了一条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轮廓,而在金龙身侧,一日一月交相辉映,这些图案若是从远处看,隐隐可以看出一个能够组合成的金色明字形象。
这正是经过朱允熥提议,最终老朱拍板决定下来的大明国旗。
老朱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旨确定这件事情,但无论在军中,还是各种重大场合,都已经开始有意凸显这面国旗的重要性。
显然这是在潜移默化的让民众、百官接受这面国旗。
“不就是平定了个叛乱吗?用得着搞这么隆重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亲征了呢!”
胖道士看着这么大的阵仗,不由的就撇了撇嘴。
“师兄,其实皇太孙亲征和皇帝亲征也没多大区别了。”
“而且我听说这次征安南,那位皇太孙是直接灭了安南,把那里变成了我大明疆土的,这的确能称得上是非常大的功绩了。”胖道士旁边,瘦道士不由小声开口提醒道。
“那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我们是化外之人,来此也只是为了寻师公他老人家,把他老人家劝回武当山而已。”胖道士依旧满脸的不以为然。
“其实还真和我们有些关系。”
瘦道士瞧了一眼自家师兄,苦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位皇太孙应该就是那个和师公一样得到仙人授法的又一个天授之人。”
“同时应该也是半个月后,朝廷举办的第一届佛道安天大会的真正主角。”
“什么?”
胖道士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道:“他既然得了仙人授法,竟然没有跟随在师公身边修道,这几个月都跑去安南打仗去了?”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胖道士本来想说这家伙是不是脑子抽了,但话到喉咙眼,却是突然想起来,这位可不是普通人物,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孙,顿时就把吐糟的话又憋回了心里。
“无论如何,既然我们在这儿碰上了这位皇太孙,那就见一见吧!”
瘦道士捋着胡须道。
两人均来自武当,乃是张三丰亲传的两个徒孙。
胖的那个叫袁真,瘦的那个叫余贾。
这次过来就是来专门拜谒张三丰,顺带来参加朝廷举办的那个所谓的安天大会的。
至于为何只有张三丰的徒孙过来,主要还是因为张三丰收下的几个徒弟,这个时候已经全部被老张给熬死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很快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朱允熥骑着马带着大部队,远远的看到城门口的大阵仗,不由咧了咧嘴。
本来他的想法是低调一些,直接把军队带回京营的,毕竟他这些天晚上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用时空通道回自家宫里睡觉的,也不是真出去了几个月头一次回来,没必要搞什么仪式。
但老朱不乐意,说他好不容易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第一次露面,一定要隆重一点,还说要在宫里摆下接风宴,大宴三天群臣为朱允熥接风洗尘。
说实话,老朱能做到这一步,可是非常不容易的。
毕竟大宴群臣这种事情,可不就相当于让臣子们带薪休假,而且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吗?
若是换做别的时候,那真是想都别想,老朱可不会做这种亏本买卖。
但显然现在为了朱允熥这个大孙子,他是舍得下这个本钱的。
没办法,老朱的热情,朱允熥也不能拒绝不是,也就只能来一次龙王归来了。
“整队!”
朱允熥身旁,蓝九一声大喝。
身后本来就很是肃穆的队伍瞬间就变得更加沉稳起来,隐隐的甚至还带了一丝肃杀的味道。
其中步兵的脚步也渐渐开始变得整齐划一起来。
他这次带进城的队伍其实并不多,依然只有千山左右卫的一万人。
而且这一万人是没有骑**。
唯一骑着战**是玄甲卫。
而玄甲兵他也只带回来了两百人,剩下三百人包括宋玉在内全部都留在了安南,协助颍国公傅友德稳定局势。
但就是这一万人,此刻的威风却远远震撼到了四周所有围观的南京城百姓。
因为他们看到了整齐划一,马头齐整的骑兵,听到齐刷刷踏步往前的步兵脚步声。
先不说别的,单说这一种犹如后世阅兵一般的极致美感,就是这些百姓从来没有见过的。
即便是在之前的明军身上也从来没有见过。
“好厉害!”
“咱大明的军队就是厉害啊。”
“你看走的多齐整。”
“那什么安南还敢造反,嘿嘿,太孙殿下亲自出马一下子就把他们给收拾了吧!”
“我大明果然要造盛世,举世无双的盛世啊。”
有读书人在人群中摇头晃脑的高喝,眼中满满的都是激动的神色。
朱允熥扫了一眼,发现这样的人还不少。
显然也并非是所有读书人都反对战争,推崇文帝的无为而治的。
在读书人中,特别是年轻的读书人中,对于强汉、盛唐时期,华夏四方来朝的辉煌可同样是有所期待,心向往之的。
如今看到了大明,这个同样是汉人建立的王朝,正在一步步走向强盛,那本就沉寂在血液之中的武德之魂,自然就开始逐渐觉醒了。
当然这些也和朱元璋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推波助澜的宣传有很大关系。
“有什么啊!”
“这明显就是作秀,肯定是别的将军打的,最后让这位皇太孙骑着马走一圈亮亮相,积累声望而已。”
“师弟,你说是不是?”
胖道士袁真站在人群里,小声和师弟吐槽。
他对于朱允熥可谓是莫名就带了一丝轻视和反感的。
特别是看到朱允熥如此年轻,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之后,这种情绪更是达到了高潮。
毕竟这位可是得到张三丰认可的天授之人,等于是和张三丰一个辈分,而他们作为徒孙,以后若是见到朱允熥,岂不是还要跟着叫上一声师叔公不成。
那样的场面,袁真只是想一想就感觉有些脸绿。
但他这句话自认为很小声,在朱允熥这个如今已经修炼到练气四层的修士面前却根本就像是在耳边大声喊一般。
不但是朱允熥,作为作为玄甲兵的蓝九只是耳朵一动,便也听到了。
他不由冷哼一声,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身影一晃就已经到了袁真面前,并且腰间的佩刀已经出鞘,抵在了袁真的脖颈前。
“老牛鼻子,饭可以乱吃,有些话可不能乱讲,太孙殿下的勇武,岂是你这种人能够揣测的?”
“信不信老子捏爆你的脑袋?”
蓝九经过这一战的洗礼,浑身上下的杀气已经浓郁的有若实质,再加上成为玄甲兵后自带的凶厉气势,瞬间就压迫的袁真脸色苍白,额头冒汗起来。
“这位将军,我师兄他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无恶意,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我等乃是三丰真人的徒孙,来此是特意参加朝廷筹办的安天大会来的。”余贾赶忙赔礼道歉,甚至还掏出几两银子想要塞到蓝九手上,却是被蓝九不屑的甩开。
如今太孙殿下在他们这些玄甲兵心目中的形象,那就是如神一般的存在,太孙殿下对他们所有人都有再造之恩,他们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诋毁殿下的。
“蓝九,算了,咱们大明朝可没有因言获罪的说法!”
“况且这两位还是老张的徒孙,算是自家人。”
身后朱允熥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蓝九闻言身上的凶厉气息一收起,目光再次狠狠地瞪了袁真一眼,身影一晃便再次跨坐在了战马之上。
“徒孙,见过太孙殿下。”余贾很机灵,看朱允熥提起张三丰,顿时就明白过来,立马毕恭毕敬的朝着朱允熥行礼。
他旁边的袁真,虽然一张脸此刻已经涨成了猪肝,但在如此多的玄甲卫目光逼视之下,也只能捏着鼻子口称侄孙,拜见了朱允熥。
“哈哈!”
“两位徒孙免礼。”
“按说我和老张师兄弟的关系还没确定下来,但既然你们都叫了,那我也只能应下了!”
“等你们见到老张,记得替我向他问好。”
朱允熥哈哈大笑着一夹马腹,也不再管这两个道士,继续带人向前走了。
成为天授之人,而且和张三丰扯上关系这件事,老朱很早就和他提过了,甚至就连这次宗教界要在南京城举办的安天大会,他都知道,而且正是他给老朱起的这个名字。
这名字其实还存了朱允熥一些搞怪的心思。
因为西游记中佛祖镇压了孙悟空之后,玉皇大帝举办的蟠桃会就叫安天大会。
他这也算是自娱自乐的一个小玩笑了。
“我倒是差点忘了,这安天大会貌似也快要召开了。”
“看来,之后我应该会有一大批徒子徒孙了啊!”
朱允熥嘿嘿笑着想。
之前他其实觉得和张三丰扯不扯关系都无所谓。
虽然这样他能蹭张三丰热度,快速在佛门道门打开知名度,增加自己这个皇太孙在宗教界的话语权和声望。
但他是真修仙的,这些东西假以时**自己同样能够获得,甚至比张三丰获得的更多,自然也就懒得在意了。
但今天,听着两个五六十岁的老道士,明显心里极不愿意,但还是要捏着鼻子叫自己师叔公,他突然觉得,和张三丰一场成为所谓的天授之人,貌似还真挺酸爽的。
南京城正阳门外的大道上,五十多岁,一胖一瘦的两个道士一路风尘仆仆从北边赶路而来。
还没走到城门口,身后就传来了一连串急促的马蹄声。
“小心!”
瘦道士眼疾手快,立马把自家师兄拉到了一旁。
身后四五个着甲的骑兵速度极快的从两人身边一冲而过。
“太孙殿下亲率大军平定安南叛乱,开疆拓土,大军再有一个时辰便要凯旋归来,未免冲撞百姓,所有百姓退避!”
“再说一遍,太孙殿下率大军再有一个时辰便要胜利归来,所有百姓退往两侧,以免冲撞。”
几个骑兵一路高喝,很快就消失在城门方向。
而随着他们的高喝声,四周开始不断出现一个个兵卒。
这些兵卒极其训练有素,速度极快的站立在街道两侧,把人群驱散到两旁,留出中间宽阔的大道,给大军通行做准备。
同时还有一些兵卒开始在一些显眼的位置插上一面面红色的旗帜。
这面旗帜红底,其上用金线勾勒出了一条张牙舞爪的五爪金龙轮廓,而在金龙身侧,一日一月交相辉映,这些图案若是从远处看,隐隐可以看出一个能够组合成的金色明字形象。
这正是经过朱允熥提议,最终老朱拍板决定下来的大明国旗。
老朱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旨确定这件事情,但无论在军中,还是各种重大场合,都已经开始有意凸显这面国旗的重要性。
显然这是在潜移默化的让民众、百官接受这面国旗。
“不就是平定了个叛乱吗?用得着搞这么隆重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亲征了呢!”
胖道士看着这么大的阵仗,不由的就撇了撇嘴。
“师兄,其实皇太孙亲征和皇帝亲征也没多大区别了。”
“而且我听说这次征安南,那位皇太孙是直接灭了安南,把那里变成了我大明疆土的,这的确能称得上是非常大的功绩了。”胖道士旁边,瘦道士不由小声开口提醒道。
“那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我们是化外之人,来此也只是为了寻师公他老人家,把他老人家劝回武当山而已。”胖道士依旧满脸的不以为然。
“其实还真和我们有些关系。”
瘦道士瞧了一眼自家师兄,苦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位皇太孙应该就是那个和师公一样得到仙人授法的又一个天授之人。”
“同时应该也是半个月后,朝廷举办的第一届佛道安天大会的真正主角。”
“什么?”
胖道士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道:“他既然得了仙人授法,竟然没有跟随在师公身边修道,这几个月都跑去安南打仗去了?”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胖道士本来想说这家伙是不是脑子抽了,但话到喉咙眼,却是突然想起来,这位可不是普通人物,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孙,顿时就把吐糟的话又憋回了心里。
“无论如何,既然我们在这儿碰上了这位皇太孙,那就见一见吧!”
瘦道士捋着胡须道。
两人均来自武当,乃是张三丰亲传的两个徒孙。
胖的那个叫袁真,瘦的那个叫余贾。
这次过来就是来专门拜谒张三丰,顺带来参加朝廷举办的那个所谓的安天大会的。
至于为何只有张三丰的徒孙过来,主要还是因为张三丰收下的几个徒弟,这个时候已经全部被老张给熬死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很快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朱允熥骑着马带着大部队,远远的看到城门口的大阵仗,不由咧了咧嘴。
本来他的想法是低调一些,直接把军队带回京营的,毕竟他这些天晚上其实很多时候都是用时空通道回自家宫里睡觉的,也不是真出去了几个月头一次回来,没必要搞什么仪式。
但老朱不乐意,说他好不容易打了这么一个大胜仗,第一次露面,一定要隆重一点,还说要在宫里摆下接风宴,大宴三天群臣为朱允熥接风洗尘。
说实话,老朱能做到这一步,可是非常不容易的。
毕竟大宴群臣这种事情,可不就相当于让臣子们带薪休假,而且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吗?
若是换做别的时候,那真是想都别想,老朱可不会做这种亏本买卖。
但显然现在为了朱允熥这个大孙子,他是舍得下这个本钱的。
没办法,老朱的热情,朱允熥也不能拒绝不是,也就只能来一次龙王归来了。
“整队!”
朱允熥身旁,蓝九一声大喝。
身后本来就很是肃穆的队伍瞬间就变得更加沉稳起来,隐隐的甚至还带了一丝肃杀的味道。
其中步兵的脚步也渐渐开始变得整齐划一起来。
他这次带进城的队伍其实并不多,依然只有千山左右卫的一万人。
而且这一万人是没有骑**。
唯一骑着战**是玄甲卫。
而玄甲兵他也只带回来了两百人,剩下三百人包括宋玉在内全部都留在了安南,协助颍国公傅友德稳定局势。
但就是这一万人,此刻的威风却远远震撼到了四周所有围观的南京城百姓。
因为他们看到了整齐划一,马头齐整的骑兵,听到齐刷刷踏步往前的步兵脚步声。
先不说别的,单说这一种犹如后世阅兵一般的极致美感,就是这些百姓从来没有见过的。
即便是在之前的明军身上也从来没有见过。
“好厉害!”
“咱大明的军队就是厉害啊。”
“你看走的多齐整。”
“那什么安南还敢造反,嘿嘿,太孙殿下亲自出马一下子就把他们给收拾了吧!”
“我大明果然要造盛世,举世无双的盛世啊。”
有读书人在人群中摇头晃脑的高喝,眼中满满的都是激动的神色。
朱允熥扫了一眼,发现这样的人还不少。
显然也并非是所有读书人都反对战争,推崇文帝的无为而治的。
在读书人中,特别是年轻的读书人中,对于强汉、盛唐时期,华夏四方来朝的辉煌可同样是有所期待,心向往之的。
如今看到了大明,这个同样是汉人建立的王朝,正在一步步走向强盛,那本就沉寂在血液之中的武德之魂,自然就开始逐渐觉醒了。
当然这些也和朱元璋这段时间以来,不断推波助澜的宣传有很大关系。
“有什么啊!”
“这明显就是作秀,肯定是别的将军打的,最后让这位皇太孙骑着马走一圈亮亮相,积累声望而已。”
“师弟,你说是不是?”
胖道士袁真站在人群里,小声和师弟吐槽。
他对于朱允熥可谓是莫名就带了一丝轻视和反感的。
特别是看到朱允熥如此年轻,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之后,这种情绪更是达到了高潮。
毕竟这位可是得到张三丰认可的天授之人,等于是和张三丰一个辈分,而他们作为徒孙,以后若是见到朱允熥,岂不是还要跟着叫上一声师叔公不成。
那样的场面,袁真只是想一想就感觉有些脸绿。
但他这句话自认为很小声,在朱允熥这个如今已经修炼到练气四层的修士面前却根本就像是在耳边大声喊一般。
不但是朱允熥,作为作为玄甲兵的蓝九只是耳朵一动,便也听到了。
他不由冷哼一声,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身影一晃就已经到了袁真面前,并且腰间的佩刀已经出鞘,抵在了袁真的脖颈前。
“老牛鼻子,饭可以乱吃,有些话可不能乱讲,太孙殿下的勇武,岂是你这种人能够揣测的?”
“信不信老子捏爆你的脑袋?”
蓝九经过这一战的洗礼,浑身上下的杀气已经浓郁的有若实质,再加上成为玄甲兵后自带的凶厉气势,瞬间就压迫的袁真脸色苍白,额头冒汗起来。
“这位将军,我师兄他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并无恶意,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我等乃是三丰真人的徒孙,来此是特意参加朝廷筹办的安天大会来的。”余贾赶忙赔礼道歉,甚至还掏出几两银子想要塞到蓝九手上,却是被蓝九不屑的甩开。
如今太孙殿下在他们这些玄甲兵心目中的形象,那就是如神一般的存在,太孙殿下对他们所有人都有再造之恩,他们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诋毁殿下的。
“蓝九,算了,咱们大明朝可没有因言获罪的说法!”
“况且这两位还是老张的徒孙,算是自家人。”
身后朱允熥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蓝九闻言身上的凶厉气息一收起,目光再次狠狠地瞪了袁真一眼,身影一晃便再次跨坐在了战马之上。
“徒孙,见过太孙殿下。”余贾很机灵,看朱允熥提起张三丰,顿时就明白过来,立马毕恭毕敬的朝着朱允熥行礼。
他旁边的袁真,虽然一张脸此刻已经涨成了猪肝,但在如此多的玄甲卫目光逼视之下,也只能捏着鼻子口称侄孙,拜见了朱允熥。
“哈哈!”
“两位徒孙免礼。”
“按说我和老张师兄弟的关系还没确定下来,但既然你们都叫了,那我也只能应下了!”
“等你们见到老张,记得替我向他问好。”
朱允熥哈哈大笑着一夹马腹,也不再管这两个道士,继续带人向前走了。
成为天授之人,而且和张三丰扯上关系这件事,老朱很早就和他提过了,甚至就连这次宗教界要在南京城举办的安天大会,他都知道,而且正是他给老朱起的这个名字。
这名字其实还存了朱允熥一些搞怪的心思。
因为西游记中佛祖镇压了孙悟空之后,玉皇大帝举办的蟠桃会就叫安天大会。
他这也算是自娱自乐的一个小玩笑了。
“我倒是差点忘了,这安天大会貌似也快要召开了。”
“看来,之后我应该会有一大批徒子徒孙了啊!”
朱允熥嘿嘿笑着想。
之前他其实觉得和张三丰扯不扯关系都无所谓。
虽然这样他能蹭张三丰热度,快速在佛门道门打开知名度,增加自己这个皇太孙在宗教界的话语权和声望。
但他是真修仙的,这些东西假以时**自己同样能够获得,甚至比张三丰获得的更多,自然也就懒得在意了。
但今天,听着两个五六十岁的老道士,明显心里极不愿意,但还是要捏着鼻子叫自己师叔公,他突然觉得,和张三丰一场成为所谓的天授之人,貌似还真挺酸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