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里。
林远志、摄影师、导演和余蔓。
刚才按下13数字后,林远志才忽然想起,自己已经搬去17楼,赶紧又按下17楼,把13楼给取消。
幸好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我晚上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林远志说道,“就不用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吧。”
导演说道:“既然是纪录片,我们当然要不厌其烦地记录所有过程。因为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片段会被选用。”
余蔓说道:“我们等一下会在你住处拍摄几个特别场景,剩下的就交给留在房间里的那几个摄像头自动记录了。不会耽误你太长时间的。”
林远志没话可说。
进入房间后,林远志就进去洗澡了,洗澡出来,按照导演的要求,拍摄了几个看书、写笔记的……摆拍镜头,然后摄制组就撤走了。
房间里顿时只剩下林远志一个人。
可是,一想到还有七八个摄像头对着自己,就感觉轻松不起来。
好在他们没在卧室安装摄像头。
林远志逃回卧室,然后打电话给薛玉兰。
“我今晚不回去了,就在这里睡了。”
“好,我知道了。新房间,还习惯吗?”
“当然不习惯,不过也就将就一个晚上,明天他们应该就会把房间里的摄像头都撤走了,我就可以回下边住了。”
“你不是租了一周吗?”
“但,没必要住一周啊。忽然换了个地方,感觉很不习惯。”
“对了,告诉你一件事,刚刚,有人来敲门。”
“什么人?难道……干露瑶回来了?”
“不是她。是对门来的新邻居,是一对情侣,说想借锤子,我就借给他们了。”
“哦,对门已经有新租户搬来了,那说明干露瑶是真的走了。”
“是啊,太好了!”
“那以后,咱们就不用假装情侣了。”
“可是,医院里的人现在都以为我们是情侣,忽然间分开的话……”
“就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分手了,这很正常吧。”
“好吧。”薛玉兰的语调蓦然变得低沉。
“那就这样了,我今天很累,准备早点睡了。”林远志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今天的工作强度虽然和昨天没什么区别,但因为有摄制组跟着,精神时刻紧绷,导致现在一放松下来,感觉比平时还要累好几倍。
“嗯,晚安。”
-----------------
第二天一早,八点左右,林远志一开门,摄制组的几名员工就进来了。
余蔓和导演没有出现。
工作人员人员解释道:“拍摄暂时结束了,我们过来只是回收设备。”
之后,他们把房间里的摄影机通通拆下来收走。
林远志还特地把房间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生怕他们有摄像机落下。
等工作人员人员离开后,他也穿戴整齐,从电梯下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去上班了。
没有了摄制组跟着,连走路的步伐都变轻盈了。
到了下周一,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通知自己过去见国医大师邓金海。
希望一切顺利吧。
进门诊打卡后,林远志叫上封总去住院部那边查房。
现在中医科有三个住院病人。
一个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个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还有一个是水肿。
严格说起来,还有一个肺功能几乎全失的胡天丽,只是胡天丽所在的病房归属于呼吸科,不算是中医科的住院病人。
虽然昨天林远志已经带封总来过一次,教过他怎么查房怎么记录,但总归不是太放心,所以今天要跟着他来一次,在后边不提醒他,看他做的对不对。
等查房结束后,林远志翻看他手里的住院病历记录。
“嗯,还算详细,可以可以。”
接着,林远志就带着封总回门诊去了。
“莫寒烟那个病人,她的症状有所缓解,已经可以下床行走,不需要别人照顾了。这是持续好转。她说时间久了,双腿还是会发青,蹲下起来,双脚还是会发麻……这说明之前的药方需要调整。”
封总问道:“怎么调整?”
“舌质红,舌苔微黄对吗?”
“对的。”
“加入青皮、桂枝这些理气药,加入红花和川芎这些活血药,加强理气化瘀的效果,去掉黄柏、薏米仁和苍术这些除湿药……继续服用三天,观察变化。待会儿把改过的药方给徐主任签名。”
“好的!”封总拿笔将修改过的药方记在住院病历的处方上。
“那个学生叶雨泽,新出的紫癜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紫癜也开始减少,说明药方对症,所以继续守方,不用改变。”
“明白。”
“还有那个水肿的病人,既然昨天能正常排尿,就继续服用济生肾气丸,不用调整药方。像他这种阳虚水肿,没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完全好的。”
“林师兄,你怎么知道的?”
“我爷爷治过水肿,好几例水肿,一个个肿得跟馒头一样,我一看就有印象。要来很多次才能完全治好的。有的好了几个月,还会复发,又要来继续治。”
“服用中药治疗,也会复发吗?”
“有的会,有的不会。碰到复发的,一般用原来的药方,还是有效的。就算水肿消退之后,还要多吃一段时间巩固,我觉得最为稳妥。”
“这就叫继承前人的经验对吧?”
“对。”
林远志和封总回到门诊后,和徐荣一起给挂号的病人看病。
一个小时后,急诊科的汪华池主任又电话过来了。
“小林,江湖救急了……”
“汪主任,你都在急诊科那么多年了,为什么老是有连你也解决不了病人?”
“你这话说的,我才二十年经验算什么,这个世界上千奇百怪的病人多了去了。我就算干一百年都会遇到处理不了的病人。”
“那你先说说这病人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摄制组没跟着你了吧?”
“没有了。怎么,你很在意摄制组?”
“不是,因为这个病人……怎么说呢,人家父母现在情绪很不稳定,要是摄制组来了拍到这个情况,影响就不好了。你也知道,那些搞媒体的,就喜欢播那些不好的事情来吸引眼球。”
“到底是什么病人?你快说啊。”
“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三天前父母带来看感冒,她当时的症状是发烧,去发热门诊看过后,没能确诊病因,就当成普通感冒去治了,结果第二天,那小姑娘就昏迷了,到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
人家父母急了,让送来急诊科,说一定要把她女儿救醒。
还说他们女儿来的当天好好的,能走路能说话能吃饭,只是低烧而已,是被我们医院给治成重病了。
这病情是会变化的,又不是来的时候怎么样,就会一直怎么样。
你看,有个车祸病人来的时候好好的,还能跟人打电话呢,一转眼就忽然心脏骤停死了……这怎么能怪我们医生头上呢。
哎,无论我怎么跟他们解释,他们都不愿意接受,估计今天要闹起来了……到时候不好收场啊。”
“那小姑娘父母是什么人?”
“好像是……公务员,具体是什么工作,我没打听仔细。”
“好吧,我过去看看。”
林远志挂掉电话,无奈地说道:“急诊科那边又摇人了。”
徐荣说道:“汪华池脸皮也太厚了,动不动就来要人,一点都不客气的。”
封总却十分兴奋地说道:“急诊科经常找我们中医科过去帮忙,那不是说明我们中医科也能抢救病人吗?我真想跟林师兄过去看看啊!我还没去过急诊科呢!”
“下次吧。”林远志说道,“不要着急,肯定有机会的。”
之后,林远志就一个人前往急诊科了。
路上,他碰到了送药的薛玉兰。
“远志,你去哪里?”
“急诊科。”
“又要去支援?”
“对啊。”
“等中医科废置后,你转去急诊科也不错啊。汪主任欠你那么多人情,一定会关照你的。”
“不说了,我要赶过去了,听说家属在闹呢,汪主任也安抚不了。”
“嗯!你去吧,拜拜!”
林远志和薛玉兰错身而过。
三分钟后,林远志来到了急诊科的门口。
今天刚好又轮到高羽彤值班。
“林医生,听说昨天你带着节目组过来这边了?”
“是有这么回事。”
“我要是昨天在这边轮班就好了,我也想看看拍摄现场啊!”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病房里人比较多,有摄影机而已。”
“我现在跟你进去看看,行不行?”
“你们急诊科那么……”
“哎,不能说那个词!”
“我想起来了,你们急诊科都比较迷信。那你跟着我进去吧。在101病房。”
“好啊!”高羽彤笑容满面地跟上去。
林远志进入病房后,看到病房里四张病床已经躺了三个人。其中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脸色发黄的少女,旁边站着一对中年夫妇。
汪华池在跟那对夫妇说着什么。
一看到林远志出现,汪华池立即叫道:“哎呀,小林,你终于来了!快点过来!”
林远志过去,汪华池介绍道:“这是中医科的林医生,他已经来了。他虽然是中医科的,但是有不少急救经验!”
妇女皱眉说道:“中医也会救急?我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
男人瞪眼说道:“我不管是什么科,我就看你们打算怎么救醒我女儿!今天我女儿要是醒不过来,我绝对跟你们没完!”
林远志说道:“两位,我知道两位很着急,但现在请你们安静一点,不要影响我的诊断。”
那对夫妇对视一眼,忍住了没有开口。
林远志凑过去给少女检查,发现捏她的手臂,她都毫无知觉。
实时体温计显示她只有38℃,只是低烧。
可是,低烧的话,怎么会让人昏迷不醒,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病人在昏迷之前有抽搐或者呕吐吗?”
“没有!”妇女回答。
号脉……脉象是细软无力的。
还要检查舌苔,但是少女昏迷了,肯定没法张嘴。
“羽彤,压舌板!”
“好!”高羽彤从旁边的床头柜里找出压舌板,撕开包装后拆交给林远志。
林远志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另一手接过压舌板,然后用压舌板将少女的嘴巴给掐开。
嘴唇一开,就有口水从嘴角流出来。
嗯……白厚腻的舌苔。
整个口腔里都是口水。
“王主任,检查报告没确诊是什么引起的发烧吗?”
“没有,血检尿检都没检查到明显的感染,肺部CT也是正常的。”汪华池回答。
林远志发现病人的双拳是紧握的,甚至去掰开她的手,发现无论如何都掰不开。
他又去摸了摸病人的脚底板,是温热的。
他忽然回头看着妇女,问道:“你们家,有开暖气吗?”
虽说南方冬天没有集中供暖,但现在市场上有适合个人用户安装的小型水暖机,因此越来越多家庭也会在装修的时候选择安装地暖——是靠电能供热和推动水循环的。
“有啊,一直保持在24度。”
“会开窗户吗?”
“偶尔会开一会儿,因为长时间开暖气,房间里很干燥。”
“病人最初的感冒症状是什么?”
“就是说疲惫,头晕头疼,还有发烧,没胃口。”
林远志点点头,说:“那我可以确定她的病因了。”
“啊,什么病因?”那对夫妇连忙问道。
“是湿热感冒。”林远志肯定地回答,“一般来说,大冬天很少会出现湿热感冒,但是有暖气的环境就不一样了,而且前几天湿度不是很高嘛,都百分之九十以上,非常湿冷。
湿冷空气进入房间,提升了房间的湿度,关窗后,室温升高,湿气又混杂热气。病人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就会容易得湿热感冒。”
“湿热感冒?”汪华池一脸懵逼,“我只听说过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怎么还有湿热感冒?”
林远志反问:“藿香正气丸,你们都知道吧?”
“知道啊,那不是用来治疗中暑的吗?”妇女说道。
“那种直接喝的还含有酒精,喝了不能开车。”男人说道。
“那就是专门治疗暑湿感冒的,用来治疗湿热感冒也有效果。不过,现在病人的病情已经严重了,藿香正气水也不起效果。必须另外用一个专治的药方。汪主任,上鼻饲管吧!”
“好!”汪华池对高羽彤说道,“羽彤,去拿鼻饲管过来,给病人插鼻饲管。”
“我现在就去!”高羽彤快速跑出去了。
林远志看着那对夫妇:“两位家属,你们不介意,使用中药治疗吧?”
妇女说道:“只要能让我女儿醒来,什么都可以!”
男人说道:“对!”
接着,林远志联络杨从容,把药方发给她,让她马上煎好送过来。
“林医生,你怎么又发冷门药……这种中药我从小到大都没听说过。”
林远志、摄影师、导演和余蔓。
刚才按下13数字后,林远志才忽然想起,自己已经搬去17楼,赶紧又按下17楼,把13楼给取消。
幸好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怀疑。
“我晚上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林远志说道,“就不用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吧。”
导演说道:“既然是纪录片,我们当然要不厌其烦地记录所有过程。因为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片段会被选用。”
余蔓说道:“我们等一下会在你住处拍摄几个特别场景,剩下的就交给留在房间里的那几个摄像头自动记录了。不会耽误你太长时间的。”
林远志没话可说。
进入房间后,林远志就进去洗澡了,洗澡出来,按照导演的要求,拍摄了几个看书、写笔记的……摆拍镜头,然后摄制组就撤走了。
房间里顿时只剩下林远志一个人。
可是,一想到还有七八个摄像头对着自己,就感觉轻松不起来。
好在他们没在卧室安装摄像头。
林远志逃回卧室,然后打电话给薛玉兰。
“我今晚不回去了,就在这里睡了。”
“好,我知道了。新房间,还习惯吗?”
“当然不习惯,不过也就将就一个晚上,明天他们应该就会把房间里的摄像头都撤走了,我就可以回下边住了。”
“你不是租了一周吗?”
“但,没必要住一周啊。忽然换了个地方,感觉很不习惯。”
“对了,告诉你一件事,刚刚,有人来敲门。”
“什么人?难道……干露瑶回来了?”
“不是她。是对门来的新邻居,是一对情侣,说想借锤子,我就借给他们了。”
“哦,对门已经有新租户搬来了,那说明干露瑶是真的走了。”
“是啊,太好了!”
“那以后,咱们就不用假装情侣了。”
“可是,医院里的人现在都以为我们是情侣,忽然间分开的话……”
“就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分手了,这很正常吧。”
“好吧。”薛玉兰的语调蓦然变得低沉。
“那就这样了,我今天很累,准备早点睡了。”林远志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今天的工作强度虽然和昨天没什么区别,但因为有摄制组跟着,精神时刻紧绷,导致现在一放松下来,感觉比平时还要累好几倍。
“嗯,晚安。”
-----------------
第二天一早,八点左右,林远志一开门,摄制组的几名员工就进来了。
余蔓和导演没有出现。
工作人员人员解释道:“拍摄暂时结束了,我们过来只是回收设备。”
之后,他们把房间里的摄影机通通拆下来收走。
林远志还特地把房间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生怕他们有摄像机落下。
等工作人员人员离开后,他也穿戴整齐,从电梯下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去上班了。
没有了摄制组跟着,连走路的步伐都变轻盈了。
到了下周一,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通知自己过去见国医大师邓金海。
希望一切顺利吧。
进门诊打卡后,林远志叫上封总去住院部那边查房。
现在中医科有三个住院病人。
一个下肢深静脉血栓,一个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还有一个是水肿。
严格说起来,还有一个肺功能几乎全失的胡天丽,只是胡天丽所在的病房归属于呼吸科,不算是中医科的住院病人。
虽然昨天林远志已经带封总来过一次,教过他怎么查房怎么记录,但总归不是太放心,所以今天要跟着他来一次,在后边不提醒他,看他做的对不对。
等查房结束后,林远志翻看他手里的住院病历记录。
“嗯,还算详细,可以可以。”
接着,林远志就带着封总回门诊去了。
“莫寒烟那个病人,她的症状有所缓解,已经可以下床行走,不需要别人照顾了。这是持续好转。她说时间久了,双腿还是会发青,蹲下起来,双脚还是会发麻……这说明之前的药方需要调整。”
封总问道:“怎么调整?”
“舌质红,舌苔微黄对吗?”
“对的。”
“加入青皮、桂枝这些理气药,加入红花和川芎这些活血药,加强理气化瘀的效果,去掉黄柏、薏米仁和苍术这些除湿药……继续服用三天,观察变化。待会儿把改过的药方给徐主任签名。”
“好的!”封总拿笔将修改过的药方记在住院病历的处方上。
“那个学生叶雨泽,新出的紫癜已经没有了,原来的紫癜也开始减少,说明药方对症,所以继续守方,不用改变。”
“明白。”
“还有那个水肿的病人,既然昨天能正常排尿,就继续服用济生肾气丸,不用调整药方。像他这种阳虚水肿,没十天半个月是不可能完全好的。”
“林师兄,你怎么知道的?”
“我爷爷治过水肿,好几例水肿,一个个肿得跟馒头一样,我一看就有印象。要来很多次才能完全治好的。有的好了几个月,还会复发,又要来继续治。”
“服用中药治疗,也会复发吗?”
“有的会,有的不会。碰到复发的,一般用原来的药方,还是有效的。就算水肿消退之后,还要多吃一段时间巩固,我觉得最为稳妥。”
“这就叫继承前人的经验对吧?”
“对。”
林远志和封总回到门诊后,和徐荣一起给挂号的病人看病。
一个小时后,急诊科的汪华池主任又电话过来了。
“小林,江湖救急了……”
“汪主任,你都在急诊科那么多年了,为什么老是有连你也解决不了病人?”
“你这话说的,我才二十年经验算什么,这个世界上千奇百怪的病人多了去了。我就算干一百年都会遇到处理不了的病人。”
“那你先说说这病人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摄制组没跟着你了吧?”
“没有了。怎么,你很在意摄制组?”
“不是,因为这个病人……怎么说呢,人家父母现在情绪很不稳定,要是摄制组来了拍到这个情况,影响就不好了。你也知道,那些搞媒体的,就喜欢播那些不好的事情来吸引眼球。”
“到底是什么病人?你快说啊。”
“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三天前父母带来看感冒,她当时的症状是发烧,去发热门诊看过后,没能确诊病因,就当成普通感冒去治了,结果第二天,那小姑娘就昏迷了,到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
人家父母急了,让送来急诊科,说一定要把她女儿救醒。
还说他们女儿来的当天好好的,能走路能说话能吃饭,只是低烧而已,是被我们医院给治成重病了。
这病情是会变化的,又不是来的时候怎么样,就会一直怎么样。
你看,有个车祸病人来的时候好好的,还能跟人打电话呢,一转眼就忽然心脏骤停死了……这怎么能怪我们医生头上呢。
哎,无论我怎么跟他们解释,他们都不愿意接受,估计今天要闹起来了……到时候不好收场啊。”
“那小姑娘父母是什么人?”
“好像是……公务员,具体是什么工作,我没打听仔细。”
“好吧,我过去看看。”
林远志挂掉电话,无奈地说道:“急诊科那边又摇人了。”
徐荣说道:“汪华池脸皮也太厚了,动不动就来要人,一点都不客气的。”
封总却十分兴奋地说道:“急诊科经常找我们中医科过去帮忙,那不是说明我们中医科也能抢救病人吗?我真想跟林师兄过去看看啊!我还没去过急诊科呢!”
“下次吧。”林远志说道,“不要着急,肯定有机会的。”
之后,林远志就一个人前往急诊科了。
路上,他碰到了送药的薛玉兰。
“远志,你去哪里?”
“急诊科。”
“又要去支援?”
“对啊。”
“等中医科废置后,你转去急诊科也不错啊。汪主任欠你那么多人情,一定会关照你的。”
“不说了,我要赶过去了,听说家属在闹呢,汪主任也安抚不了。”
“嗯!你去吧,拜拜!”
林远志和薛玉兰错身而过。
三分钟后,林远志来到了急诊科的门口。
今天刚好又轮到高羽彤值班。
“林医生,听说昨天你带着节目组过来这边了?”
“是有这么回事。”
“我要是昨天在这边轮班就好了,我也想看看拍摄现场啊!”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病房里人比较多,有摄影机而已。”
“我现在跟你进去看看,行不行?”
“你们急诊科那么……”
“哎,不能说那个词!”
“我想起来了,你们急诊科都比较迷信。那你跟着我进去吧。在101病房。”
“好啊!”高羽彤笑容满面地跟上去。
林远志进入病房后,看到病房里四张病床已经躺了三个人。其中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脸色发黄的少女,旁边站着一对中年夫妇。
汪华池在跟那对夫妇说着什么。
一看到林远志出现,汪华池立即叫道:“哎呀,小林,你终于来了!快点过来!”
林远志过去,汪华池介绍道:“这是中医科的林医生,他已经来了。他虽然是中医科的,但是有不少急救经验!”
妇女皱眉说道:“中医也会救急?我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
男人瞪眼说道:“我不管是什么科,我就看你们打算怎么救醒我女儿!今天我女儿要是醒不过来,我绝对跟你们没完!”
林远志说道:“两位,我知道两位很着急,但现在请你们安静一点,不要影响我的诊断。”
那对夫妇对视一眼,忍住了没有开口。
林远志凑过去给少女检查,发现捏她的手臂,她都毫无知觉。
实时体温计显示她只有38℃,只是低烧。
可是,低烧的话,怎么会让人昏迷不醒,一点反应都没有呢?
“病人在昏迷之前有抽搐或者呕吐吗?”
“没有!”妇女回答。
号脉……脉象是细软无力的。
还要检查舌苔,但是少女昏迷了,肯定没法张嘴。
“羽彤,压舌板!”
“好!”高羽彤从旁边的床头柜里找出压舌板,撕开包装后拆交给林远志。
林远志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另一手接过压舌板,然后用压舌板将少女的嘴巴给掐开。
嘴唇一开,就有口水从嘴角流出来。
嗯……白厚腻的舌苔。
整个口腔里都是口水。
“王主任,检查报告没确诊是什么引起的发烧吗?”
“没有,血检尿检都没检查到明显的感染,肺部CT也是正常的。”汪华池回答。
林远志发现病人的双拳是紧握的,甚至去掰开她的手,发现无论如何都掰不开。
他又去摸了摸病人的脚底板,是温热的。
他忽然回头看着妇女,问道:“你们家,有开暖气吗?”
虽说南方冬天没有集中供暖,但现在市场上有适合个人用户安装的小型水暖机,因此越来越多家庭也会在装修的时候选择安装地暖——是靠电能供热和推动水循环的。
“有啊,一直保持在24度。”
“会开窗户吗?”
“偶尔会开一会儿,因为长时间开暖气,房间里很干燥。”
“病人最初的感冒症状是什么?”
“就是说疲惫,头晕头疼,还有发烧,没胃口。”
林远志点点头,说:“那我可以确定她的病因了。”
“啊,什么病因?”那对夫妇连忙问道。
“是湿热感冒。”林远志肯定地回答,“一般来说,大冬天很少会出现湿热感冒,但是有暖气的环境就不一样了,而且前几天湿度不是很高嘛,都百分之九十以上,非常湿冷。
湿冷空气进入房间,提升了房间的湿度,关窗后,室温升高,湿气又混杂热气。病人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就会容易得湿热感冒。”
“湿热感冒?”汪华池一脸懵逼,“我只听说过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怎么还有湿热感冒?”
林远志反问:“藿香正气丸,你们都知道吧?”
“知道啊,那不是用来治疗中暑的吗?”妇女说道。
“那种直接喝的还含有酒精,喝了不能开车。”男人说道。
“那就是专门治疗暑湿感冒的,用来治疗湿热感冒也有效果。不过,现在病人的病情已经严重了,藿香正气水也不起效果。必须另外用一个专治的药方。汪主任,上鼻饲管吧!”
“好!”汪华池对高羽彤说道,“羽彤,去拿鼻饲管过来,给病人插鼻饲管。”
“我现在就去!”高羽彤快速跑出去了。
林远志看着那对夫妇:“两位家属,你们不介意,使用中药治疗吧?”
妇女说道:“只要能让我女儿醒来,什么都可以!”
男人说道:“对!”
接着,林远志联络杨从容,把药方发给她,让她马上煎好送过来。
“林医生,你怎么又发冷门药……这种中药我从小到大都没听说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