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中医 第214章 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病人

小说:末代中医 作者:最后阵地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9:55 源网站:2k小说网
  徐荣查看了一下电脑系统,眼睛一瞪,道:“哦,下一个,也是个癌症患者——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怎么今天都赶一块儿了?”

  封总讶然问道:“不会吧?癌症病人怎么会跑来看中医?之前那个小伙子是有人强雷推荐,家长才会转院的——母细胞瘤,我们中医有治疗的经验嘛?”

  林远志纳闷:“这就奇怪了。”

  徐荣推了推老花镜,又道:“哦,我刚刚看错了。这个叫陈虹的病人,两年前确诊的脑瘤,已经动过手术了。半年前复发,又动了二次手术。出院后,不到两个月,身体出现严重的症状,来治疗了半个月没效果,所以才会来挂中医科的号。”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林远志说道,“刚刚徐主任才说,癌症病人先去其他科把赚钱的项目都做了,然后有了后遗症才来我们中医科求助——以后这种病人应该会越来越多吧。”

  徐荣叹道:“其实以前就很多。那些后遗症,也都是重症,往往好多种一起来,随便一种都能让患者家属崩溃。”

  封总说道:“脑部的肿瘤,化疗药物也没作用,因为有血脑屏障,药物无法穿透作用于脑部。如果肿瘤切不干净,很容易复发的,也容易转移到别处。”

  林远志说道:“好像母细胞瘤的患者数量,今年的排名也上涨了吧,号称儿童癌症之王,现在好多大人也得。”

  徐荣说道:“行了行了,咱们别讨论了,还是让病人先进来吧,看过再说。要是看不了,就直接跟患者家属说清楚,让他们转院。”

  接着,他按下叫号按键。很快,外边的门就开了,然后一名家属推着一张病床进来。

  轮子摩擦地面,发出吱呀吱呀的噪音。

  病人陈虹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穿着病服躺在病床上,手上还挂着吊瓶。

  陈虹脸色发暗,嘴唇发白,眼睛微微睁开,看起来昏昏欲睡。

  “你是病人家属?”徐荣问道。

  “对,我是他老公。”穿着黑色皮衣,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点头。

  “病人现在能答话吗?”林远志问道。

  “能的,就是说话声音比较小、比较慢。”男子回答。

  林远志问道:“怎么会想到来看中医呢?”

  男子苦着脸说:“因为现在实在没什么办法了,去康复科看了快一个月,症状还越来越严重了,主任就说现在中医科专门看各种疑难杂症,就推荐我们过来,帮我们挂了号。”

  徐荣看着病历记录说道:“病人现在主要症状是呕吐,吃不下东西,而且右半边身体麻木?”

  “对!”家属连连点头,“还有,有时候会头疼。”

  林远志问封总:“小封,依你看,如果我们中医治疗,应该以什么为主症?”

  封总想了想,说:“呕吐!右半边身体麻木和偶发性头疼……我认为呕吐才是主症。”

  家属很是疑惑:“可是我媳妇得的是脑瘤,难道不应该头疼才是主症嘛?还有,动手术割脑瘤伤害到大脑了,才会导致她右半边身体瘫痪的吧?”

  林远志问道:“病人现在都是靠注射营养液补充能量吧?”

  “对。”

  林远志忽然低头问陈虹:“请问,陈女士,你有多少天没大便了?”

  “十,十几天了。”陈虹低声回答。

  “这不是还有便秘嘛,刚才不说。”

  “可是,她都吃不下东西,怎么会有东西排出来?”家属反问。

  “一直输液,也是有大便的。只不过不是固体大便。当然,这个我们就没必要探讨了。我先给病人诊断一下吧。”

  林远志给病人号脉看舌,道:“舌紫苔黄腻,脉象滑数——体内有瘀血和痰湿。”

  徐荣说道:“痰瘀体质啊,那确实……不然也不会出现偏瘫了。”

  封总说道:“原来痰瘀是这样判断的!”

  林远志对家属说道:“我们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呕吐无法进食就是主症,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不然难道你希望让你妻子一直靠输液维持生存吗?”

  封总补充道:“对,有没有胃气,是作为病情是加重了还是减轻的简单判断依据。”

  徐荣也表示肯定:“先着力于治疗呕吐,然后再考虑其他。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运化功能无法恢复,那什么病都不可能治好的。”

  林远志问道:“陈女士,你呕吐的时候,嘴巴里有什么味道?苦的,还是酸的?”

  “酸的。”

  “你的左边身体正常嘛?”

  “能动,但是,很无力。”

  “视力和听力正常嘛?”

  “正常。”

  林远志看着封总:“小封,你有什么要问的吗?过去问吧。”

  封总上前又问了几个问题,主要跟月经有关。

  显然,陈女士的月经也不正常,不规律,上次来的时候提前了两周,而且量很少,不到三天就回去了。

  几分钟后,诊断就结束了。

  中医检查就那么三板斧,花不了多少时间。

  林远志问道:“小封,呕吐的病因一般有寒证和热证,你觉得病人这属于什么症?”

  “嗯,应该是热吧,呕吐属于寒证的极少。黄腻苔,滑数脉,怎么也不会是寒证。”封总回答。

  林远志点点头,道:“所以,病人的便秘就是胃热造成的。在治疗呕吐的情况下,也必须把便秘也一起治了。”

  “对,通下降逆。”

  徐荣问道:“那你们说,开什么方剂?”

  林远志说道:“就开温胆汤加大黄吧。温胆汤可以清热除痰,降胃止呕。去掉热性的生姜,加4克大黄清热通便。”

  封总问道:“温胆汤,我知道,十大名方之一。可是,温胆汤不是用来治疗胆胃不和的吗?”

  “对。胆胃不和的原因是有热痰,所以才用到了化痰的陈皮和半夏、清热的竹茹和枳壳。陈女士的呕吐是因为胃热有痰,病因是一样的,所以可以同一个药方。”

  “原来如此。”

  林远志说道:“但,还要考虑到病人右半身麻木,认为属于经络不通,所以应该加上虫药——四虫饮,就是蜈蚣、蝎子、地龙和僵蚕,通经活络。”

  封总问道:“不是还有瘀血嘛?好像都没用到活血化瘀的药物。”

  “活血的药都耗气,现在病人有气虚的症状,所以暂时不考虑活血。看情况,在后续治疗再考虑加上。”

  很快,徐荣写好了药方。

  “你们现在这个样子,肯定不方便自己煮药了,我还是让药店代煎好再送过来吧。”

  “好的。”家属点头同意。

  接着,林远志和冯总两个人过去拉开门,让家属把病床给推出去。

  林远志回去坐下,问道:“徐主任,那个病人有没有使用激素治疗?”

  徐荣看了看病历,道:“有,之前检查出脑水肿,使用过激素治疗。”

  林远志叹了口气,道:“难道会出现脉诊不相符的情况。你们看,病人懒言少语,昏昏欲睡,明摆着一副气虚的样子,可是从脉象和舌象都看不出来有气虚。那肯定是激素的作用,制造出来的假象。”

  徐荣说道:“长期使用激素或者其他药物的病人,确实舌脉都会出现假象,只能是从症状上去辩证了。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封总问道:“假如……假如今天病人不是来看后遗症,而是直接来看母细胞瘤……中医能治吗?”

  徐荣说道:“你这个问题,我答不上来。因为从来没人母细胞瘤病人会第一时间跑来看中医的。就算真来了,我也不敢收,只能推荐病人去肿瘤科。”

  林远志说道:“也只能辨证治疗,看病人有什么症状,然后针对症状去治疗。”

  封总又问:“可是早期母细胞瘤,也没什么明显的症状。”

  “不,肯定有的,只是病人自己不认为那是一种症状。就像之前那个百万宝宝常辉,他一开始觉得上楼梯很累的时候,也没意识到那是一种症状啊。

  那时候他要是早点来看中医的话,治疗就简单了,病因不是气虚就是是气阴两虚。

  拖久了就变成劳症了——白血病在中医的角度是属于劳症的一种,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如果确诊白血病,不去治疗的话也不会马上暴毙,只会慢慢变得虚弱,器官慢慢衰竭。这是劳症的特征。”

  徐荣忽然大笑起来。

  林远志和封总都愣愣地看着他,实在想不通刚才那番话有什么好笑的地方。

  徐荣笑完才说:“小林说得对,很多病人是明明有症状,但自己却不自知。我想起以前有个二十多岁来看痛经的女病人。她十几岁就开始痛经了,但从来没想过来治疗。她说问过身边的女人,大家几乎都有痛经,所以她就认为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听说结婚之后痛经就会好,结果结婚之后反而更严重了,痛得路都走不了,吃止痛药也不顶用,没办法了才跑来看中医。”

  封总说道:“果然,人和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别人说的痛经可能只是稍微有点不舒服,她的痛经却是痛得脸色都变了的那种,可是她是没办法拿来对比,也就无法明白这是一种病态。”

  林远志打了个哈欠,说道:“徐主任,下一个吧。”

  不久,有人推门。

  一下子进来两个人。

  左边是个二十多岁戴眼镜的黑发女生,右边那个却是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子,年龄相仿。

  林远志眼前一亮,顿时打起精神。

  这还是头一回遇到外国病人。

  徐荣看着挂号信息说道:“凯瑟琳·布莱特……来自美国纽约,直接从纽约过来的吗?”

  黑发女生说道:“不好意思,凯瑟琳听不懂中文,我是她朋友安然。我来替她回答吧。她确实是前天直接从纽约坐飞机过来的。昨天去心血管科看过,没找到病因。有病人推荐来中医科,我今天就带她过来了。”

  “你们是怎么挂到号的?”林远志问道。

  “加价啊,四倍价格。”安然回答。

  林远志看着徐荣:“徐主任,现在还可以加价抢号?”

  徐荣皱眉回答:“前两天进行了调整,现在确实是可以这样……加价抢号。”

  “只有我们科室是这样,还是其他科室都这样?”

  “只有我们中医科有这种挂号政策。”

  “院长真会玩啊。”

  封总用英文说道:“布莱特小姐,请坐!”

  凯瑟琳点点头,然后过去坐下。

  接着,林远志过去给凯瑟琳诊断。

  “把你的手伸出来,翻过来……张开嘴巴……吐出舌头……”

  林远志很快就确定了病因,但第一次碰到从国外飞来的病人,当然不会想那么快就放她出去。

  “为什么凯瑟琳小姐会来我们这家医院?一般来说,不都是去大城市嘛?”

  “因为我就在本地啊,我跟她是网友。她飞过来找我,我当然是推荐本地的医院了,外地的医院我也不熟悉,不知道到底好不好。”安然回答。

  “她这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安然充当起翻译。

  凯瑟琳回答:“三年前。我出了一场车祸,住院三个月就出院了。但是,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症状——就是嗜睡。”

  “我一天中只有四五个小时是清醒的,其他时间我只想睡觉,就算硬撑着不睡觉,我也迷迷糊糊什么都干不了。”

  “三年,这样的日子,竟然持续了三年!我当时在读哥伦比亚大学读法律,很快就毕业了,因为这个病,我直到现在也无法毕业。那么重要的三年,我什么都干不了!”

  说着,她居然低头哭了起来。

  安然连忙给她纸巾擦眼泪。

  “你这三年里,没去医院治疗过吗?”

  “有,我去过好多次。但是,没有人管我。我告诉他们,我嗜睡,他们只会给我开安定剂,让我不要太过焦虑。我车祸的伤已经完全好了,不会影响生活的。”

  “我无法跟他们沟通,他们给我开的药我吃了,嗜睡好像更厉害,我就都丢掉了。我还调整了作息,健康饮食,积极锻炼,可是很奇怪,完全没有改善。

  “我不知道谁可以帮我,我觉得我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下去了。后来,安然劝我来中国看病。说这边容易预约和挂号,而且医药费也不贵,所以我就决定过来了。我希望你们可以帮助我!我真的已经受够了!”

  林远志问道:“不要急,我们还有几个问题要问你。”

  “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