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别墅的露台上。
院子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和参加者正忙着往几辆越野车上装载帐篷、烤架、食材箱和折叠桌椅。
安彩妍兴奋地举着自拍杆,对着镜头喊道:“家人们!看到没!今天节目组放大招了!森林公园烧烤露营,拥抱大自然,不当宅女了!出发!”
“终于能出去透透气了。”陆丰羽把最后一个冷藏箱扛上车,拍了拍手上的灰,露出爽朗的笑容,“憋在别墅里,我这身肌肉都快生锈了!”
郗南星小心地抱着自己的舞蹈鞋和一件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脸上也带着期待:“听说森林公园里有一片很美的草甸,很适合拍照。”
姜三才戴着顶宽檐帽,乐呵呵地检查着烧烤调料:“哈哈,野炊,我年轻时候外景拍戏,经常在野外生火做饭!今天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范游皱着眉头,检查着食材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立川百惠则带了一个小巧的医药包。”
林远志安静地收拾好自己的针灸包和一些应急草药,放进行李袋。
萧子络脸色比昨天好了一些,也帮忙整理着水果篮,偶尔会轻轻吸一下鼻子。
上午九点,车队驶入森林公园深处。
参天古木掩映下,一片开阔的临水草甸展现在眼前。溪水潺潺,鸟鸣清脆,空气清新得让人心旷神怡。
“哇!太棒了!”安彩妍第一个跳下车,张开双臂转了个圈,手机镜头贪婪地捕捉着美景。
众人很快忙碌起来。
陆丰羽和范游负责搭建帐篷和天幕,陆丰羽力气大,动作麻利地敲打地钉,范游则一丝不苟地调整着天幕的角度,确保稳固和遮阳效果。
姜三才和立川百惠负责整理食材,姜三才熟练地处理着肉类,立川百惠则细心地清洗蔬菜水果。
郗南星和萧子络帮忙布置野餐垫和餐具。
林远志则默默地在旁边架起了烧烤炉,引燃了炭火。
“林医生,你这生火技术不错啊!”姜三才瞥了一眼,赞道。
“以前跟爷爷住郊区,经常用木柴生火。”林远志笑了笑,用扇子轻轻扇着炭火。
安彩妍的直播镜头扫过每个人:“看!我们的露营小分队!丰羽哥和范游哥搭帐篷,姜老师和立川姐处理食材,南星和子络布置场地,林大神掌控火候!完美分工!”
炭火渐旺,烤肉的香气开始弥漫。
郗南星和萧子络把烤好的食物分装到盘子里,安彩妍则端着盘子穿梭在众人和镜头之间,一边吃一边点评:“嗯……远志,你的火候控制得不错哦!”
林远志只是笑笑,继续照看着炉火。
夕阳西下,篝火被点燃。
跳跃的火焰驱散了林间的凉意,也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郗南星换上了那套色彩斑斓的新疆舞裙,在篝火旁的空地上翩翩起舞。
她的舞姿灵动而充满异域风情,旋转、跳跃,裙摆飞扬,仿佛一只浴火重生的彩蝶。
众人围坐在篝火旁,看得如痴如醉,掌声和喝彩声不断。
“太美了!南星妹妹!”安彩妍激动地拍手。
“跳得好!”陆丰羽大声叫好。
姜三才看得频频点头:“还是年轻好啊!”
舞蹈结束,郗南星微微喘息着坐下,篝火映照着她微红的脸颊,格外动人。
有人怂恿萧子络也去跳支舞,毕竟她是女团成员,跳舞自然不在话下。
“我身体还没完全恢复,有点气短……对不起,今晚跳不了。”萧子络遗憾地说,“等下次状态好的时候,一定不会让大家扫兴的。”
姜三才往篝火里添了根柴,火光噼啪作响。他环视众人,感慨道:“你们看这人啊,健康最重要,没健康什么都做不了。像我这把年纪,就特别有体会。年轻时候拍戏,风里来雨里去,落下一身毛病。
腰酸背痛是家常便饭,后来心脏还出了点小问题。西医给装了支架,是救了我的命。但术后乏力、心慌,西医就说慢慢恢复。
后来找了位老中医,开了方子调气血,配合针灸,那感觉才慢慢回来。现代医学救急救命是厉害,但有些‘不舒服’,还真得靠中医来调。”
他这话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陆丰羽灌了口啤酒,接口道:“姜老师说得对!我以前在国家队,训练强度大,伤病也多。脚踝韧带撕裂,膝盖软骨磨损,西医就是手术、理疗、止痛药。手术能修复结构,但那种酸胀无力、阴雨天就难受的感觉,打封闭针也没用。”
郗南星抱着膝盖,轻声说:“我以前跳舞,总觉得累,容易头晕,还以为是练得不够。后来才知道是低血糖。西医就说按时吃饭,随身带糖。但有时候排练紧张,根本顾不上。林医生帮我调理脾胃后,感觉体力好多了,跳舞时脚下也稳了。”她感激地看了林远志一眼。
萧子络也小声说:“我的鼻炎……西医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持久。那晚……要不是林医生……”
范游推了推眼镜,火光在他镜片上跳跃:“现代医学在急性病、创伤救治、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
姜三才往他嘴里塞了一块鸡翅,打断他的长篇大论:“知道了知道了。”
立川百惠微笑道:“中西医各有所长。西医精于微观分析,标准化治疗;中医强调整体观,个体化调理。两者结合,取长补短,或许是未来医学的方向。我在临床上,遇到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功能性胃肠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用中医方法调理,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家正聊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
几个在公园露营的家庭,被篝火和舞蹈吸引了过来。几个小孩子眼尖,一下子认出了经常出现在屏幕上的郗南星和萧子络。
“妈妈!快看!是那个演女侠的姐姐!”
“还有那个跳舞很厉害的姐姐!”
孩子们兴奋地跑过来,拿着小本子和笔,怯生生地围住郗南星和萧子络要签名。
郗南星和萧子络微笑着满足了孩子们的要求。
家长们也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群“明星”,这才得知他们在拍综艺节目。
工作人员和摄影机实在隐藏得太好了。
萧子络耐心地签着名,和孩子们说着话,但林远志注意到,她说话时声音有些沙哑,时不时会轻轻清一下嗓子,眉头微蹙。
夜深了,游客们散去。
篝火渐弱,大家也陆续钻进帐篷休息。
林间恢复了宁静,只有虫鸣和溪水声。
一阵压抑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从萧子络的帐篷里传了出来,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咳咳……咳咳咳……”咳嗽声断断续续,带着明显的痛苦和沙哑,中间还夹杂着干呕的声音。
旁边的帐篷亮起了灯。
安彩妍披着外套钻出来,担忧地问:“子络?你没事吧?怎么咳得这么厉害?”
林远志也迅速起身,拿着针灸包和一个小手电走了过去。立川百惠和姜三才也闻声赶来。
萧子络捂着喉咙钻出帐篷,脸色在月光下显得苍白,眼睛因为剧烈的咳嗽而泛红,**泪水。
她指着自己的喉咙,声音嘶哑得几乎说不出话:“喉咙……好痛……像火烧。咳咳……痒……忍不住咳……”
林远志用手电照了照她的咽喉,只见咽部红肿明显,扁桃体也有充血。他搭了下脉,脉浮数。
“急性喉痹,风热袭肺。”林远志迅速判断,“可能是白天说话多,加上痴汉烧烤有些燥热,引起的。”
“我去拿水!”安彩妍说着就要跑。
“先别急。”林远志叫住她,打开针灸包,“针灸止痛消肿快。”
他取出一根三棱针,在萧子络双手大拇指指甲角外侧的少商穴快速点刺,挤出几滴暗红色的血。
接着,又取毫针,刺入她脚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的照海穴,行泻法捻转。
“呃……”萧子络喉咙的灼痛感在少商放血后似乎减轻了一些,照海穴的酸胀感传来。
林远志让她尽量放松,深呼吸。
他持续运针,同时让她尝试吞咽。
神奇的是,不过几分钟,萧子络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剧烈的咳嗽平息下来,变成了轻微的干咳。
她尝试着清了清嗓子,虽然还有些沙哑,但那种刀割般的疼痛和难以抑制的痒感大大减轻了。
“好……好多了……”她惊喜地开口,声音虽然沙哑,但能连贯说话了,“没那么痛了……也不那么想咳了……”
“天哪!这么快?你不是托吧,子络?”安彩妍瞪大了眼睛。
“果然厉害,这么快就好了!”姜三才啧啧称奇。
立川百惠赞许地点点头:“少商放血清肺热利咽喉,照海穴滋阴降火利咽,双管齐下,取穴精准,效果立竿见影。”
这边的动静也惊动了不远处那几家露营的游客。
几个大人好奇地围了过来,打听发生了什么,得知刚才还咳得撕心裂肺的姑娘,这会儿已经能正常说话了,都惊讶不已。
“刚才听她咳得好吓人,还以为怎么了呢!”
“这……扎两针就好了?”
“这是……针灸?”一个中年男人问道,他说话声音也有些沙哑,时不时清嗓子,“我也有慢性咽炎,老毛病了,一吃辣的或者说话多就犯,喉咙又干又痒又痛,老想清嗓子。您看……我这能扎吗?能不能顺便也给我扎两针……诊费的话,我也可以给的。”
“我也是,嗓子总不舒服。”另一个妇女也说。
林远志看了看他们,点点头:“可以试试看,缓解症状应该没问题。”
他让萧子络先回帐篷休息。然后,就在篝火的余烬旁,借着露营灯的光,为那位咽炎发作的中年男人和另外两个表示喉咙不适的游客进行了简单的针灸治疗。
同样是少商穴点刺放血,照海穴或列缺穴针刺。
“咦?真的!感觉喉咙清爽多了!没那么干了!”中年男人惊喜地活动着喉咙。
“我也是!刚才还觉得有东西堵着,现在舒服了!”另一个游客也说道。
“这可比清热含片快多了,还不苦!”妇女笑道。
“太神了!谢谢你医生!”
“这针灸真是方便!见效还快!”
游客们纷纷道谢,赞不绝口。
看着这一幕,陆丰羽忍不住感慨:“远志,你这针灸真是走到哪救到哪,随身带包针,比带药箱还管用!”
林远志收拾着针具,平静地说:“针灸操作相对简便,器具携带方便,起效也快。可以说是最廉价的治疗方式,一根毫针才几分钱,三棱针也才几毛钱。这价格几十年都没变过。”
陆丰羽咋舌:“原来这么便宜啊?没想到。”
“手法看起来挺简单的。”一个年轻游客好奇地问,“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门道吧?”
林远志笑了笑:“针灸入门不算特别难,连老外都能学会。国外很多国家都有针灸师职业,也有老外针灸教授,在大学里开课、做研究。我在学校就听过两位国外针灸教授的讲座,都挺专业的。”
“啊?老外教针灸?”姜三才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叹息,“这……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怎么还得听老外讲?”
郗南星也感到意外:“针灸不是国粹吗?老外也会?”
范游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这说明针灸作为一种外治法,其价值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部分认可。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针灸的现代化研究和国际话语权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立川百惠接口道:“我在日本时也接触过一些针灸学者,非常重视临床数据和机制研究,试图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解释针灸效应。这种研究思路,虽然有时会忽略中医的整体观,但确实推动了针灸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姜三才问道:“老外不是不承认经络穴位的存在吗?怎么回头都成教授了?走后门的?”
林远志回答:“外国针灸学者一直试图模糊经络穴位的概念,用全息疗法和疾病反应点、神经反射学、针刺内分泌学……这些新学说作为针灸治病的理论,但我们国内针灸学界一直不认同。”
姜三才讪笑:“我明白了,哼哼,那些老外就是想证明一件事,针灸治病虽然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但是经络穴位理论是错的,而他们的新理论才是科学先进正确的,学针灸就应该听他们的。岂有此理!”
院子里,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和参加者正忙着往几辆越野车上装载帐篷、烤架、食材箱和折叠桌椅。
安彩妍兴奋地举着自拍杆,对着镜头喊道:“家人们!看到没!今天节目组放大招了!森林公园烧烤露营,拥抱大自然,不当宅女了!出发!”
“终于能出去透透气了。”陆丰羽把最后一个冷藏箱扛上车,拍了拍手上的灰,露出爽朗的笑容,“憋在别墅里,我这身肌肉都快生锈了!”
郗南星小心地抱着自己的舞蹈鞋和一件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脸上也带着期待:“听说森林公园里有一片很美的草甸,很适合拍照。”
姜三才戴着顶宽檐帽,乐呵呵地检查着烧烤调料:“哈哈,野炊,我年轻时候外景拍戏,经常在野外生火做饭!今天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范游皱着眉头,检查着食材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立川百惠则带了一个小巧的医药包。”
林远志安静地收拾好自己的针灸包和一些应急草药,放进行李袋。
萧子络脸色比昨天好了一些,也帮忙整理着水果篮,偶尔会轻轻吸一下鼻子。
上午九点,车队驶入森林公园深处。
参天古木掩映下,一片开阔的临水草甸展现在眼前。溪水潺潺,鸟鸣清脆,空气清新得让人心旷神怡。
“哇!太棒了!”安彩妍第一个跳下车,张开双臂转了个圈,手机镜头贪婪地捕捉着美景。
众人很快忙碌起来。
陆丰羽和范游负责搭建帐篷和天幕,陆丰羽力气大,动作麻利地敲打地钉,范游则一丝不苟地调整着天幕的角度,确保稳固和遮阳效果。
姜三才和立川百惠负责整理食材,姜三才熟练地处理着肉类,立川百惠则细心地清洗蔬菜水果。
郗南星和萧子络帮忙布置野餐垫和餐具。
林远志则默默地在旁边架起了烧烤炉,引燃了炭火。
“林医生,你这生火技术不错啊!”姜三才瞥了一眼,赞道。
“以前跟爷爷住郊区,经常用木柴生火。”林远志笑了笑,用扇子轻轻扇着炭火。
安彩妍的直播镜头扫过每个人:“看!我们的露营小分队!丰羽哥和范游哥搭帐篷,姜老师和立川姐处理食材,南星和子络布置场地,林大神掌控火候!完美分工!”
炭火渐旺,烤肉的香气开始弥漫。
郗南星和萧子络把烤好的食物分装到盘子里,安彩妍则端着盘子穿梭在众人和镜头之间,一边吃一边点评:“嗯……远志,你的火候控制得不错哦!”
林远志只是笑笑,继续照看着炉火。
夕阳西下,篝火被点燃。
跳跃的火焰驱散了林间的凉意,也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郗南星换上了那套色彩斑斓的新疆舞裙,在篝火旁的空地上翩翩起舞。
她的舞姿灵动而充满异域风情,旋转、跳跃,裙摆飞扬,仿佛一只浴火重生的彩蝶。
众人围坐在篝火旁,看得如痴如醉,掌声和喝彩声不断。
“太美了!南星妹妹!”安彩妍激动地拍手。
“跳得好!”陆丰羽大声叫好。
姜三才看得频频点头:“还是年轻好啊!”
舞蹈结束,郗南星微微喘息着坐下,篝火映照着她微红的脸颊,格外动人。
有人怂恿萧子络也去跳支舞,毕竟她是女团成员,跳舞自然不在话下。
“我身体还没完全恢复,有点气短……对不起,今晚跳不了。”萧子络遗憾地说,“等下次状态好的时候,一定不会让大家扫兴的。”
姜三才往篝火里添了根柴,火光噼啪作响。他环视众人,感慨道:“你们看这人啊,健康最重要,没健康什么都做不了。像我这把年纪,就特别有体会。年轻时候拍戏,风里来雨里去,落下一身毛病。
腰酸背痛是家常便饭,后来心脏还出了点小问题。西医给装了支架,是救了我的命。但术后乏力、心慌,西医就说慢慢恢复。
后来找了位老中医,开了方子调气血,配合针灸,那感觉才慢慢回来。现代医学救急救命是厉害,但有些‘不舒服’,还真得靠中医来调。”
他这话像是打开了话匣子。
陆丰羽灌了口啤酒,接口道:“姜老师说得对!我以前在国家队,训练强度大,伤病也多。脚踝韧带撕裂,膝盖软骨磨损,西医就是手术、理疗、止痛药。手术能修复结构,但那种酸胀无力、阴雨天就难受的感觉,打封闭针也没用。”
郗南星抱着膝盖,轻声说:“我以前跳舞,总觉得累,容易头晕,还以为是练得不够。后来才知道是低血糖。西医就说按时吃饭,随身带糖。但有时候排练紧张,根本顾不上。林医生帮我调理脾胃后,感觉体力好多了,跳舞时脚下也稳了。”她感激地看了林远志一眼。
萧子络也小声说:“我的鼻炎……西医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持久。那晚……要不是林医生……”
范游推了推眼镜,火光在他镜片上跳跃:“现代医学在急性病、创伤救治、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
姜三才往他嘴里塞了一块鸡翅,打断他的长篇大论:“知道了知道了。”
立川百惠微笑道:“中西医各有所长。西医精于微观分析,标准化治疗;中医强调整体观,个体化调理。两者结合,取长补短,或许是未来医学的方向。我在临床上,遇到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功能性胃肠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用中医方法调理,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家正聊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
几个在公园露营的家庭,被篝火和舞蹈吸引了过来。几个小孩子眼尖,一下子认出了经常出现在屏幕上的郗南星和萧子络。
“妈妈!快看!是那个演女侠的姐姐!”
“还有那个跳舞很厉害的姐姐!”
孩子们兴奋地跑过来,拿着小本子和笔,怯生生地围住郗南星和萧子络要签名。
郗南星和萧子络微笑着满足了孩子们的要求。
家长们也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群“明星”,这才得知他们在拍综艺节目。
工作人员和摄影机实在隐藏得太好了。
萧子络耐心地签着名,和孩子们说着话,但林远志注意到,她说话时声音有些沙哑,时不时会轻轻清一下嗓子,眉头微蹙。
夜深了,游客们散去。
篝火渐弱,大家也陆续钻进帐篷休息。
林间恢复了宁静,只有虫鸣和溪水声。
一阵压抑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从萧子络的帐篷里传了出来,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咳咳……咳咳咳……”咳嗽声断断续续,带着明显的痛苦和沙哑,中间还夹杂着干呕的声音。
旁边的帐篷亮起了灯。
安彩妍披着外套钻出来,担忧地问:“子络?你没事吧?怎么咳得这么厉害?”
林远志也迅速起身,拿着针灸包和一个小手电走了过去。立川百惠和姜三才也闻声赶来。
萧子络捂着喉咙钻出帐篷,脸色在月光下显得苍白,眼睛因为剧烈的咳嗽而泛红,**泪水。
她指着自己的喉咙,声音嘶哑得几乎说不出话:“喉咙……好痛……像火烧。咳咳……痒……忍不住咳……”
林远志用手电照了照她的咽喉,只见咽部红肿明显,扁桃体也有充血。他搭了下脉,脉浮数。
“急性喉痹,风热袭肺。”林远志迅速判断,“可能是白天说话多,加上痴汉烧烤有些燥热,引起的。”
“我去拿水!”安彩妍说着就要跑。
“先别急。”林远志叫住她,打开针灸包,“针灸止痛消肿快。”
他取出一根三棱针,在萧子络双手大拇指指甲角外侧的少商穴快速点刺,挤出几滴暗红色的血。
接着,又取毫针,刺入她脚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的照海穴,行泻法捻转。
“呃……”萧子络喉咙的灼痛感在少商放血后似乎减轻了一些,照海穴的酸胀感传来。
林远志让她尽量放松,深呼吸。
他持续运针,同时让她尝试吞咽。
神奇的是,不过几分钟,萧子络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剧烈的咳嗽平息下来,变成了轻微的干咳。
她尝试着清了清嗓子,虽然还有些沙哑,但那种刀割般的疼痛和难以抑制的痒感大大减轻了。
“好……好多了……”她惊喜地开口,声音虽然沙哑,但能连贯说话了,“没那么痛了……也不那么想咳了……”
“天哪!这么快?你不是托吧,子络?”安彩妍瞪大了眼睛。
“果然厉害,这么快就好了!”姜三才啧啧称奇。
立川百惠赞许地点点头:“少商放血清肺热利咽喉,照海穴滋阴降火利咽,双管齐下,取穴精准,效果立竿见影。”
这边的动静也惊动了不远处那几家露营的游客。
几个大人好奇地围了过来,打听发生了什么,得知刚才还咳得撕心裂肺的姑娘,这会儿已经能正常说话了,都惊讶不已。
“刚才听她咳得好吓人,还以为怎么了呢!”
“这……扎两针就好了?”
“这是……针灸?”一个中年男人问道,他说话声音也有些沙哑,时不时清嗓子,“我也有慢性咽炎,老毛病了,一吃辣的或者说话多就犯,喉咙又干又痒又痛,老想清嗓子。您看……我这能扎吗?能不能顺便也给我扎两针……诊费的话,我也可以给的。”
“我也是,嗓子总不舒服。”另一个妇女也说。
林远志看了看他们,点点头:“可以试试看,缓解症状应该没问题。”
他让萧子络先回帐篷休息。然后,就在篝火的余烬旁,借着露营灯的光,为那位咽炎发作的中年男人和另外两个表示喉咙不适的游客进行了简单的针灸治疗。
同样是少商穴点刺放血,照海穴或列缺穴针刺。
“咦?真的!感觉喉咙清爽多了!没那么干了!”中年男人惊喜地活动着喉咙。
“我也是!刚才还觉得有东西堵着,现在舒服了!”另一个游客也说道。
“这可比清热含片快多了,还不苦!”妇女笑道。
“太神了!谢谢你医生!”
“这针灸真是方便!见效还快!”
游客们纷纷道谢,赞不绝口。
看着这一幕,陆丰羽忍不住感慨:“远志,你这针灸真是走到哪救到哪,随身带包针,比带药箱还管用!”
林远志收拾着针具,平静地说:“针灸操作相对简便,器具携带方便,起效也快。可以说是最廉价的治疗方式,一根毫针才几分钱,三棱针也才几毛钱。这价格几十年都没变过。”
陆丰羽咋舌:“原来这么便宜啊?没想到。”
“手法看起来挺简单的。”一个年轻游客好奇地问,“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门道吧?”
林远志笑了笑:“针灸入门不算特别难,连老外都能学会。国外很多国家都有针灸师职业,也有老外针灸教授,在大学里开课、做研究。我在学校就听过两位国外针灸教授的讲座,都挺专业的。”
“啊?老外教针灸?”姜三才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叹息,“这……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怎么还得听老外讲?”
郗南星也感到意外:“针灸不是国粹吗?老外也会?”
范游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这说明针灸作为一种外治法,其价值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部分认可。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针灸的现代化研究和国际话语权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立川百惠接口道:“我在日本时也接触过一些针灸学者,非常重视临床数据和机制研究,试图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解释针灸效应。这种研究思路,虽然有时会忽略中医的整体观,但确实推动了针灸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姜三才问道:“老外不是不承认经络穴位的存在吗?怎么回头都成教授了?走后门的?”
林远志回答:“外国针灸学者一直试图模糊经络穴位的概念,用全息疗法和疾病反应点、神经反射学、针刺内分泌学……这些新学说作为针灸治病的理论,但我们国内针灸学界一直不认同。”
姜三才讪笑:“我明白了,哼哼,那些老外就是想证明一件事,针灸治病虽然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但是经络穴位理论是错的,而他们的新理论才是科学先进正确的,学针灸就应该听他们的。岂有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