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上午。
节目组的车队驶离市区,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最终在一片被翠绿群山环抱的山谷平地上停下。
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颇具规模的仿古建筑群映入眼帘,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入口处一座巨大的牌坊上,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中医村”。
“哇!这地方跟个主题公园似的!”安彩妍第一个跳下车,举着手机环顾四周,语气兴奋,“家人们快看,隐藏副本解锁!中医主题度假村。”
众人下车,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隐约的药香。
与顺和堂的气派和杨老小院的质朴不同,这里更像一个规划整齐、带着特定文化主题的休闲园区。
只是略显冷清。
停车场空荡荡,园区里游人寥寥,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慢悠悠地打扫。
一位身材清瘦、精神矍铄、穿着中式盘扣衫的老者带着几位工作人员迎了上来,笑容热情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欢迎欢迎!我是这里的村长,洪兆天。早就接到通知说节目组要来,真是让我们这小地方蓬荜生辉啊!”
“洪村长您好!打扰了!”姜三才上前握手,打量着四周,“这地方真不错啊,山清水秀,建筑也气派!”
洪村长笑着摇摇头,语气带着感慨:“唉,都是过去的老黄历喽。来,各位老师,里边请,边走边聊。”
他领着众人沿着青石板路往村里走,路两旁是整齐的药圃,标识着各种中药材的名字。
“咱们这个中医村啊,是三十多年前建的。那时候不一样啊。”
洪村长眼神望向远方,陷入回忆。
“那时候中医文化盛行,老百姓信这个,也愿意学这个。全国各地,像我们这样的‘中医村’全国有几百个呢。
很多家长暑假都会带着孩子过来,住上一两个月,调理身体,认认草药,听听中医讲座,练练养生功。
年轻人也爱来,觉得这是潮流,是文化。那时候,我这村里,天天跟赶集似的,热闹得很!电视台的节目组,那也是常客。”
他指着路边一个挂着“中药加工作坊”牌子的院子:“你看这里,以前是体验制作山楂丸、八珍糕的地方,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
又指向一个开阔的、带着讲台的广场:“那是‘中医讲坛’,以前每周都有老中医或者教授来免费讲课,底下坐得满满当当。”
路过一栋挂着“艾灸堂”匾额的建筑,里面空无一人。
最后,他推开一扇院门,里面是一排平房,门楣上挂着“中医学堂”的牌子。
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放整齐,黑板上还残留着没擦干净的经络图。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墙上,贴满了泛黄的纸张,上面是用稚嫩的笔迹抄写的一段段《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条文。
“这些都是以前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写的。”
洪村长轻轻抚过一张字迹歪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语气低沉下来。
“现在风气变了,各地的中医村,一个个都办不下去,关门了。就剩下我们这一个,也是靠着几家中药企业每年拨点钱,勉强维持着,半死不活。偶尔有些老顾客回来怀旧,或者有些单位来搞团建,但像以前那样的盛况,再也见不到喽。”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众人都能感受到洪村长话语里那份深重的失落和无奈。
“洪村长,”范游推了推眼镜,开口道,“从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角度看,现代医学的精准和高效确实是主流趋势。中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补充替代医学,其市场空间被压缩,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
“话是这么说……”洪村长叹了口气,“可看着老祖宗几千年的好东西,就这么慢慢被遗忘,心里头不是滋味啊。总觉得,咱们是不是丢了点什么?”
立川百惠轻声道:“在日本,很多传统的文化也在慢慢消失,但总有一些人会努力地去保留和传承。洪村长,您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
林远志默默地看着墙上的童真笔迹,感受着这片曾经充满生机如今却略显寂寥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中午,大家在村里的食堂简单吃了饭。
下午,洪村长带着大家更详细地参观了药圃、作坊和一个小型的中医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些老药具和资料。
夕阳西下时,节目组安排大家入住村里保留着的宿舍区。虽然是宿舍,但条件干净整洁,推窗见山,环境幽静。
“说实话,挺可惜的。”郗南星抱着膝盖,轻声说,“如果能像以前那样,很多人来学习、体验,感觉是件很好的事情。”
“时代不同了呗。”陆丰羽耸耸肩,“现在人都忙着搞钱、内卷,哪有闲工夫大老远跑来山里学认草药、抄书啊。”
“但健康需求一直都在啊,”姜三才道,“就是信任和方式的问题。你看小林医生,不就证明中医在很多地方有优势吗?”
安彩妍把手机架在石桌上直播:“家人们听到没?中医村兴衰史!有没有金主爸爸看上这里的?投资一波?振兴中医文化!”
就在这时,旁边村长家的小院里,传来一阵略显激烈的对话声。
“让你做个饭怎么了?推三阻四的!”是洪村长带着怒气的声音。
“爸!我不是懒!我手麻!又酸又麻,使不上劲!昨天不是跟你说过了嘛!”一个年轻女性的声音争辩道,带着委屈。
“手麻?前几天还好好的!又找借口!你那智齿都拔了三天了,牙疼早好了,关手什么事?”
众人被吸引过去。
只见洪村长正对着一个三十岁左右、打扮时髦的年轻女性生气,那女子皱着眉,不停地**自己的右小臂和手腕。
她是洪村长的女儿洪梅,在镇上工作,周末才回村。
“洪村长,怎么了?”林远志上前问道。
“唉,不好意思,让你们看笑话了。”洪村长苦笑,“我这闺女,让她帮忙做个晚饭,就说手麻,干不了活。拔个智齿还能把手拔麻了?真是……”
“爸!是真的麻!我骗你干什么?”洪梅急了,伸出右手,“从昨天开始就越来越明显,又酸又麻,没力气,端杯水都抖!就是从拔了那颗智齿以后开始的!”
“拔智齿?”林远志心中一动,走上前,“洪梅姐,能具体说说吗?拔的是哪边的智齿?”
洪梅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人问得这么细,下意识回答:“右下,最里头那颗,横生的,挺难拔的,用锤子凿子折腾了半小时呢。”
林远志点了点头,眼神了然:“这就对了。洪村长,洪梅姐可能没说谎。她这手臂酸麻,很可能就是和拔牙有关。”
“啊?”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洪梅自己。
拔牙和手麻?这听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啊!
“小林,这是什么道理?”洪村长一脸困惑。
范游也皱起眉头:“拔智齿属于口腔颌面外科操作,可能会损伤牙槽神经,导致口腔和嘴唇麻木,但引起手臂酸麻,这从解剖学上说不通。”
林远志平静地解释:“从西医解剖学看,确实关联不大。但从中医经络理论来看,却非常直接。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起于食指商阳穴,沿手臂外侧上行,经过肩颈,进入下齿龈。洪梅姐拔的是右下智齿,位置很深,手术时间长,过程中很可能损伤大肠经脉络。经络受损,经气不通,则其循行所过之处就会出现异常感觉,比如手臂的酸、麻、胀、痛、抽搐甚至无力。”
他看向洪梅:“洪梅姐,你感觉酸麻无力的是不是从右手食指、手背,沿着前臂外侧一直到肩膀这片区域?”
洪梅瞪大了眼睛,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食指和手背最明显!这你都能猜到?”
“不是猜,是经络循行。”林远志微笑道,“这种情况,处理起来也简单。疏通手阳明大肠经的经气即可。首选的穴位就是合谷穴。”
他指了指洪梅右手虎口的位置。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擅长治疗该经循行部位的疼痛、麻木、痉挛等症,针刺或强力按压合谷穴,可以有效疏通因拔牙而受损的经气,缓解手臂的酸麻。”
“扎针?”洪梅有点犹豫。
“按压也有效,但针刺效果更快。”林远志从随身包里拿出针灸盒,“愿意试试吗?几分钟就好。”
洪梅看着自己酸麻无力的手,又看看林远志沉稳自信的眼神,一咬牙:“行!信你!扎!”
林远志让她坐下,在她右手合谷穴附近轻轻按压,找到最敏感的点(阿是穴),消毒后,用一根细短的毫针快速刺入。
行捻转泻法,手法轻快柔和。
“嘶,有点酸胀……”洪梅微微皱眉。
“嗯,得气感越强,效果越好。”林远志持续运针。
令人惊奇的是,仅仅过了两三分钟,洪梅的表情就变了:“哎?好像没那么麻了!酸胀感也轻了!”
她尝试着活动了一下手指,又握了握拳,“有力气了!真的有力气了!”
林远志起针。
洪梅难以置信地抬起右手,反复张握,一脸惊喜:“爸!真的好了!太神奇了!就扎这么一下!”
洪村长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激动地一把抓住林远志的手:“小林!真是太感谢你了!真没想到是这么回事!我更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还懂这个,一针就解决了!老头子我真是开了眼界了!”
周围的人也全都看呆了。
安彩妍的直播间瞬间爆炸:“卧槽!直播施法?!”
“拔牙导致手麻?经络理论牛逼!”
“一针见效!名不虚传!”
“这期节目信息量巨大!中医村 神秘病症 瞬间治愈!”
姜三才哈哈大笑:“哈哈哈!小林啊小林,你真是走到哪都是焦点啊!”
陆丰羽挠头:“这也行?太玄乎了吧!”
萧子络耸肩:“羽哥你不是也试过针灸吗?”
陆风云叹气:“隔太久,我都忘了是什么感觉了。”
立川百惠则微笑着向林远志投去赞许的目光:“没想到小林你对经络会这么熟,一下子就想到两者的联系了。”
洪梅高兴地站起来:“爸!那我去做饭了!”
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洪村长感慨万千,他再次握住林远志的手,语气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中医没死,它的根还在,只是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让它重新发芽。”
节目组的车队驶离市区,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最终在一片被翠绿群山环抱的山谷平地上停下。
眼前豁然开朗,一座颇具规模的仿古建筑群映入眼帘,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入口处一座巨大的牌坊上,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中医村”。
“哇!这地方跟个主题公园似的!”安彩妍第一个跳下车,举着手机环顾四周,语气兴奋,“家人们快看,隐藏副本解锁!中医主题度假村。”
众人下车,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隐约的药香。
与顺和堂的气派和杨老小院的质朴不同,这里更像一个规划整齐、带着特定文化主题的休闲园区。
只是略显冷清。
停车场空荡荡,园区里游人寥寥,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慢悠悠地打扫。
一位身材清瘦、精神矍铄、穿着中式盘扣衫的老者带着几位工作人员迎了上来,笑容热情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欢迎欢迎!我是这里的村长,洪兆天。早就接到通知说节目组要来,真是让我们这小地方蓬荜生辉啊!”
“洪村长您好!打扰了!”姜三才上前握手,打量着四周,“这地方真不错啊,山清水秀,建筑也气派!”
洪村长笑着摇摇头,语气带着感慨:“唉,都是过去的老黄历喽。来,各位老师,里边请,边走边聊。”
他领着众人沿着青石板路往村里走,路两旁是整齐的药圃,标识着各种中药材的名字。
“咱们这个中医村啊,是三十多年前建的。那时候不一样啊。”
洪村长眼神望向远方,陷入回忆。
“那时候中医文化盛行,老百姓信这个,也愿意学这个。全国各地,像我们这样的‘中医村’全国有几百个呢。
很多家长暑假都会带着孩子过来,住上一两个月,调理身体,认认草药,听听中医讲座,练练养生功。
年轻人也爱来,觉得这是潮流,是文化。那时候,我这村里,天天跟赶集似的,热闹得很!电视台的节目组,那也是常客。”
他指着路边一个挂着“中药加工作坊”牌子的院子:“你看这里,以前是体验制作山楂丸、八珍糕的地方,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
又指向一个开阔的、带着讲台的广场:“那是‘中医讲坛’,以前每周都有老中医或者教授来免费讲课,底下坐得满满当当。”
路过一栋挂着“艾灸堂”匾额的建筑,里面空无一人。
最后,他推开一扇院门,里面是一排平房,门楣上挂着“中医学堂”的牌子。
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放整齐,黑板上还残留着没擦干净的经络图。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墙上,贴满了泛黄的纸张,上面是用稚嫩的笔迹抄写的一段段《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条文。
“这些都是以前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写的。”
洪村长轻轻抚过一张字迹歪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语气低沉下来。
“现在风气变了,各地的中医村,一个个都办不下去,关门了。就剩下我们这一个,也是靠着几家中药企业每年拨点钱,勉强维持着,半死不活。偶尔有些老顾客回来怀旧,或者有些单位来搞团建,但像以前那样的盛况,再也见不到喽。”
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众人都能感受到洪村长话语里那份深重的失落和无奈。
“洪村长,”范游推了推眼镜,开口道,“从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角度看,现代医学的精准和高效确实是主流趋势。中医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补充替代医学,其市场空间被压缩,某种程度上是必然的。”
“话是这么说……”洪村长叹了口气,“可看着老祖宗几千年的好东西,就这么慢慢被遗忘,心里头不是滋味啊。总觉得,咱们是不是丢了点什么?”
立川百惠轻声道:“在日本,很多传统的文化也在慢慢消失,但总有一些人会努力地去保留和传承。洪村长,您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
林远志默默地看着墙上的童真笔迹,感受着这片曾经充满生机如今却略显寂寥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中午,大家在村里的食堂简单吃了饭。
下午,洪村长带着大家更详细地参观了药圃、作坊和一个小型的中医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些老药具和资料。
夕阳西下时,节目组安排大家入住村里保留着的宿舍区。虽然是宿舍,但条件干净整洁,推窗见山,环境幽静。
“说实话,挺可惜的。”郗南星抱着膝盖,轻声说,“如果能像以前那样,很多人来学习、体验,感觉是件很好的事情。”
“时代不同了呗。”陆丰羽耸耸肩,“现在人都忙着搞钱、内卷,哪有闲工夫大老远跑来山里学认草药、抄书啊。”
“但健康需求一直都在啊,”姜三才道,“就是信任和方式的问题。你看小林医生,不就证明中医在很多地方有优势吗?”
安彩妍把手机架在石桌上直播:“家人们听到没?中医村兴衰史!有没有金主爸爸看上这里的?投资一波?振兴中医文化!”
就在这时,旁边村长家的小院里,传来一阵略显激烈的对话声。
“让你做个饭怎么了?推三阻四的!”是洪村长带着怒气的声音。
“爸!我不是懒!我手麻!又酸又麻,使不上劲!昨天不是跟你说过了嘛!”一个年轻女性的声音争辩道,带着委屈。
“手麻?前几天还好好的!又找借口!你那智齿都拔了三天了,牙疼早好了,关手什么事?”
众人被吸引过去。
只见洪村长正对着一个三十岁左右、打扮时髦的年轻女性生气,那女子皱着眉,不停地**自己的右小臂和手腕。
她是洪村长的女儿洪梅,在镇上工作,周末才回村。
“洪村长,怎么了?”林远志上前问道。
“唉,不好意思,让你们看笑话了。”洪村长苦笑,“我这闺女,让她帮忙做个晚饭,就说手麻,干不了活。拔个智齿还能把手拔麻了?真是……”
“爸!是真的麻!我骗你干什么?”洪梅急了,伸出右手,“从昨天开始就越来越明显,又酸又麻,没力气,端杯水都抖!就是从拔了那颗智齿以后开始的!”
“拔智齿?”林远志心中一动,走上前,“洪梅姐,能具体说说吗?拔的是哪边的智齿?”
洪梅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人问得这么细,下意识回答:“右下,最里头那颗,横生的,挺难拔的,用锤子凿子折腾了半小时呢。”
林远志点了点头,眼神了然:“这就对了。洪村长,洪梅姐可能没说谎。她这手臂酸麻,很可能就是和拔牙有关。”
“啊?”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洪梅自己。
拔牙和手麻?这听起来八竿子打不着啊!
“小林,这是什么道理?”洪村长一脸困惑。
范游也皱起眉头:“拔智齿属于口腔颌面外科操作,可能会损伤牙槽神经,导致口腔和嘴唇麻木,但引起手臂酸麻,这从解剖学上说不通。”
林远志平静地解释:“从西医解剖学看,确实关联不大。但从中医经络理论来看,却非常直接。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起于食指商阳穴,沿手臂外侧上行,经过肩颈,进入下齿龈。洪梅姐拔的是右下智齿,位置很深,手术时间长,过程中很可能损伤大肠经脉络。经络受损,经气不通,则其循行所过之处就会出现异常感觉,比如手臂的酸、麻、胀、痛、抽搐甚至无力。”
他看向洪梅:“洪梅姐,你感觉酸麻无力的是不是从右手食指、手背,沿着前臂外侧一直到肩膀这片区域?”
洪梅瞪大了眼睛,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这样!食指和手背最明显!这你都能猜到?”
“不是猜,是经络循行。”林远志微笑道,“这种情况,处理起来也简单。疏通手阳明大肠经的经气即可。首选的穴位就是合谷穴。”
他指了指洪梅右手虎口的位置。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擅长治疗该经循行部位的疼痛、麻木、痉挛等症,针刺或强力按压合谷穴,可以有效疏通因拔牙而受损的经气,缓解手臂的酸麻。”
“扎针?”洪梅有点犹豫。
“按压也有效,但针刺效果更快。”林远志从随身包里拿出针灸盒,“愿意试试吗?几分钟就好。”
洪梅看着自己酸麻无力的手,又看看林远志沉稳自信的眼神,一咬牙:“行!信你!扎!”
林远志让她坐下,在她右手合谷穴附近轻轻按压,找到最敏感的点(阿是穴),消毒后,用一根细短的毫针快速刺入。
行捻转泻法,手法轻快柔和。
“嘶,有点酸胀……”洪梅微微皱眉。
“嗯,得气感越强,效果越好。”林远志持续运针。
令人惊奇的是,仅仅过了两三分钟,洪梅的表情就变了:“哎?好像没那么麻了!酸胀感也轻了!”
她尝试着活动了一下手指,又握了握拳,“有力气了!真的有力气了!”
林远志起针。
洪梅难以置信地抬起右手,反复张握,一脸惊喜:“爸!真的好了!太神奇了!就扎这么一下!”
洪村长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激动地一把抓住林远志的手:“小林!真是太感谢你了!真没想到是这么回事!我更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居然还懂这个,一针就解决了!老头子我真是开了眼界了!”
周围的人也全都看呆了。
安彩妍的直播间瞬间爆炸:“卧槽!直播施法?!”
“拔牙导致手麻?经络理论牛逼!”
“一针见效!名不虚传!”
“这期节目信息量巨大!中医村 神秘病症 瞬间治愈!”
姜三才哈哈大笑:“哈哈哈!小林啊小林,你真是走到哪都是焦点啊!”
陆丰羽挠头:“这也行?太玄乎了吧!”
萧子络耸肩:“羽哥你不是也试过针灸吗?”
陆风云叹气:“隔太久,我都忘了是什么感觉了。”
立川百惠则微笑着向林远志投去赞许的目光:“没想到小林你对经络会这么熟,一下子就想到两者的联系了。”
洪梅高兴地站起来:“爸!那我去做饭了!”
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洪村长感慨万千,他再次握住林远志的手,语气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中医没死,它的根还在,只是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让它重新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