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医馆。
这天上午,候诊区里,一个熟悉的大嗓门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尴尬和急切。
“林医生!林医生!我又来了!还得、还得麻烦您!”
牛大力搓着手,讪笑着坐到了林远志对面的诊椅上,全然没了上次复诊时那股意气风发的劲儿。
林远志放下手中的笔,抬眼看了看他,语气平静无波:“牛先生,这次是哪里不舒服?”
他其实已经从对方闪烁的眼神和略显虚浮的气色中猜到了七八分。
牛大力老脸一红,压低了声音,身子往前凑了凑:“唉,就是、就是那老毛病。它、它又有点…回去了…”他支支吾吾,“上次吃了您开的药,感觉特别好!真的!雄风重振,感觉人生又充满了希望!我就想着去庆祝一下,放松放松。就去了几趟‘焚天火鸟’,喝了点酒,玩了玩。结果,嗨!没管住自己!没几天,就又感觉力不从心了。
林医生,您看,这、这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这效果更持久一点?就像那什么特效药似的?哪怕让我折点寿也行啊!您不知道,这男人要是那方面不行,活得再久又有啥滋味?憋屈!”
他说得“情真意切”,甚至带上了点“壮士断腕”般的悲壮。
林远志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淡淡地反问:“折寿换疗效?牛先生,医学不是魔法,没有这种交易。人体的恢复有其自然规律和极限。你这个年纪,身体的根基已经不如年轻人,经过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但不可能无限度地恢复到巅峰状态,更不可能让你肆无忌惮地挥霍而毫无代价。”
他目光锐利地看着牛大力,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肾精是生命的根本,如同灯油,需要慢慢添补,细水长流。你现在的行为,就像刚给灯添了点油,就非要把它拿到风口浪尖上,把火苗拨到最大去烧,油自然耗得飞快。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巩固疗效的关键期,我建议您最好清心寡欲,严格戒色,让药力能够沉淀下来,真正滋养根基。如果继续这样边补边耗,反反复复,之前所有的治疗都等于打水漂,一切又得从头开始。而且,反复折腾,对身体元气的损伤会更大。”
林远志顿了顿,语气加重:“牛先生,治病需要医患同心。如果您自己都不愿意配合,不珍惜治疗成果,那我觉得你也没有必要再来复诊了,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请你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其他更需要、也更愿意遵医嘱的患者。”
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甚至有些严厉,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在牛大力发热的头脑上。
牛大力脸上的嬉笑和侥幸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红一阵白的窘迫和慌乱。
他没想到林远志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这么重。他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但在林远志注视下,最终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只剩下唯唯诺诺的点头:
“是是是!林医生您说得对,是我糊涂!我戒!我一定戒!这次绝对管住自己!您、您再给我开次药吧…”
林远志见他态度软化,也不再深究,重新为他诊脉察舌,调整了方药,依旧以温肾健脾、固摄精气为主,并再次强调了饮食起居的禁忌。
牛大力拿着新药方,像揣着救命符一样,灰溜溜地离开了诊室,背影甚至有点狼狈。
封总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小声对林远志说:“师兄,你这,说得是不是太狠了点?不怕他出去乱说,或者干脆不来了?”
林远志摇摇头,目光依旧看着门口:“对待这种明知故犯的病人,若真听得进去,还有救;若听不进去,来了也是浪费资源。至于他出去说什么,疗效自会说话。他这一个多月赖在广南不走,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牛大力虽然被训斥了,但他的直播依旧没停。
他去了几次高端夜店(虽然自称只是喝酒听歌)的片段,早已被眼尖的粉丝剪辑传播。评论区里充满了各种猜测和调侃:
“牛哥又去‘焚天火鸟’了!看来林神医的药是真管用了!都敢去这种地方考验定力了!”
“废话!没效果去那儿干嘛?光看不能吃,那不是自虐吗?牛哥肯定是去验收成果的!”
“牛哥在广南呆一个多月了!要是没效果,以他的脾气,早开直播骂街了!能这么安静?绝对有效!”
“兄弟们!我看到了希望!我已经在抢林医馆的号了!哪怕倾家荡产也得去试试!”
这些言论,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荡起更大的涟漪。
一时间,全国各地众多被类似隐疾困扰、求医无门的男性患者,开始疯狂搜索“林医馆挂号攻略”、“如何抢到林远志的号”,不少人甚至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南下广南,开启他们的“雄起”之旅。
林远志在男性功能调理方面的名声,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推向了新的高峰。
送走牛大力后,下一位患者是一位看起来十分朴实、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姓吴,四十八岁。
她穿着朴素,双手粗糙,一看就是常年操劳的人。
她坐下后,神情有些茫然和焦虑,絮絮叨叨地说:“林医生,我也不知道我这是啥毛病,去医院查了好几趟,抽血、拍片,医生都说没啥大问题,可能就是更年期,有点神经衰弱,可我自己难受我知道啊!”
她开始描述症状:“老是觉得嘴巴里有一股凉气,嗖嗖地往上冒,怪难受的。腰酸得厉害,像断了似的,直不起来,干活都没力气,浑身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头晕乎乎的,吃饭也没胃口,看到好吃的也不想吃。唉,这样下去,家都顾不了了……”
林远志耐心地听着,问道:“吴女士,你过去的身体怎么样?有没有生过什么大病?生育方面怎么样?”
吴女士叹了口气:“我身体一直不算好。生了四个孩子,没好好坐过月子,落下一身病。以前还得过子宫脱垂和脱肛,后来吃了好久药,好不容易才治好没再犯,但底子好像就一直没补回来过。”
林远志点点头,示意她伸出舌头。
这一看,他的目光瞬间凝住了!
只见吴女士的舌面异常光洁,如同被仔细打磨过一般,竟然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舌苔,舌质颜色淡白,缺乏血色。
“镜面舌!”林远志心中一惊,这是一个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的危重舌象,他立刻对旁边的封总低声道:“小封,过来看一下这个舌象。”
封总凑近一看,也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压低声音惊呼:“天哪!真的是镜面舌!课本上说的‘舌光无苔,胃气将绝’!我还是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这么典型的!”
林远志点点头,示意封总安静,然后继续为吴女士诊脉。
脉象沉细无力,几乎难以触及,如同琴弦将断未断时的微弱颤动。
舌脉合参,这是胃气衰败,阴液枯竭的极危之象!
但吴女士虽然虚弱,却似乎还没到“气绝”的程度。
林远志稳住心神,仔细追问:“吴女士,你平时饮食喜好怎么样?比如,爱喝热水还是凉水?喜欢吃干的还是稀的?有没有特别爱吃或者经常吃的东西?”
吴女士想了想说:“胃口一直不好,吃不多。就爱喝点凉的,觉得舒服,特别是天热或者干活出汗后,就喜欢喝……”
“喝什么?”林远志敏锐地抓住关键。
“凉茶。”吴女士说,“我们本地人嘛,家里常年煲凉茶,街边也到处是凉茶铺。我总觉得自己怕热、爱,嘴里没味,所以经常把凉茶当水喝,王老吉、黄振龙,各种清热祛湿的凉茶,我都喝……”
病因找到了!
林远志心中豁然开朗!他转头问封总:“镜面舌的病机和治法,口诀是什么?”
封总立刻如同背书般流畅地回答:“镜面舌,胃阴竭;光如镜,津液亡;淡白者,气亦虚;急健脾,救胃气;甘温补,慎寒凉!”
“很好。”林远志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对吴女士解释道:“吴女士,你这个问题,根源就在于长期、过量地饮用寒凉的凉茶,极大地损伤了脾胃的阳气。”
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我们的脾胃,就像做饭的锅灶,需要足够的‘火’才能把食物和水煮熟蒸腾,变成营养输送到全身,也会在舌面上形成一层薄白的舌苔。您长期喝凉茶,等于不断地往灶台里浇冷水,把火都快浇灭了。灶台没了火,锅里的水就无法蒸腾,所以舌面光洁无苔;全身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所以会乏力、头晕、腰酸;胃气虚弱,无法固守,所以会有凉气上逆的感觉。再喝凉茶,就是雪上加霜!”
吴女士听得目瞪口呆,她完全没想到,自己认为“下火”、“养生”的凉茶,竟然是导致自己重病的元凶!
“那、那怎么办啊林医生?我还有救吗?”她焦急地问,声音带上了哭腔。
“别担心,来得及。”林远志语气肯定地安慰她,“胃气虽伤,但未至绝境。治疗的关键在于温补中焦,健脾益气,挽救衰败的胃气。”
他提笔开具处方:
“用补中益气汤加少量黑附片——温补肾脾之元阳,如同给将熄的炉灶重新点燃一把猛火,是挽救衰败阳气的关键。先开七剂。服药期间,绝对禁止一切生冷寒凉饮食,包括所有凉茶、冷饮、水果。”
他详细交代了煎服方法和禁忌,尤其强调了附片先煎久煎以去毒性的重要性。
吴女士千恩万谢地拿着药方离开了。
送走吴女士,林远志心情有些沉重。
他联想到牛大力的恣意妄为,又想到吴女士因无知而自损健康,深感普及正确的中医养生知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他忽然对封总说:“封总,我有个想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期中医科普宣传活动?专门讲讲‘凉茶虽好,并非人人适宜’的主题。很多人像吴女士一样,误以为‘上火’就喝凉茶,殊不知可能是虚火,越喝越虚,甚至喝出大病。”
封总眼睛一亮:“好啊师兄!这个选题好!贴近生活,误区又大!在哪搞?在咱们医馆搞个小讲座?”
“影响力不够。”林远志摇摇头,“最好能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借助现在的关注度,让更多人看到。”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林远志把这个想法正式向萧宣提了出来:
“宣姐,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我今天接诊了一个病人,因为长期把凉茶当水喝,导致胃气衰败,出现了危险的‘镜面舌’。我就在想,我们能不能以杏仁堂的名义,做一期关于‘滥用凉茶危害’的中医科普宣传?通过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发出去,提醒大家避免误区。”
萧宣听完,放下筷子,眼中露出赞赏和商业的敏锐:“好主意!这不仅是公益科普,也能极大提升我们医馆的专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现在杏仁堂公众号关注度已经破百万了,正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发声。内容扎实,切中普遍误区,传播效果应该会很好。我支持!需要什么资源配合,你尽管说。”
这时,坐在一旁的宋金喜却微微蹙眉,谨慎地提出了异议:“林师兄,萧掌柜,这个主题会不会有点敏感?凉茶是整个岭南地区的饮食文化符号,产业庞大,街头巷尾都是凉茶铺。我们这样直接发布‘警示’,虽然是从医学角度出发,但会不会引发凉茶行业的不满甚至抵制?说我们危言耸听,砸人饭碗?”
林远志闻言,沉默了片刻,语气平静却坚定地回答:
“金喜的顾虑有道理。但我们做医学科普,首要原则是尊重科学和事实,对公众健康负责。不能因为可能触动某些利益或习俗,就对明确的健康风险避而不谈。我们要讲清楚的是‘滥用’的危害和‘辨证饮用’的重要性,并非全盘否定凉茶。如果因为怕得罪人就不说真话,那科普就失去了意义。”
萧宣也点点头,支持林远志:“远志说得对。我们立场中立客观,基于中医理论,提醒误区,不是故意针对整个行业。”
宋金喜见两人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坚持,点点头:“我明白了。那就做吧,需要我帮忙整理资料或者审核文案,随时叫我。”
事情就此定下。
当晚,林远志亲自执笔,撰写了一篇题为《都是凉茶惹的祸?——中医教你辨证饮茶,避开健康陷阱》的科普长文。
文章从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出发,详细讲解了“实火”与“虚火”的区别,列举了脾胃虚寒、阳虚体质、气血亏虚、孕妇儿童等人群不适宜过度饮用凉茶的道理,并结合吴女士的典型案例(隐去个人信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滥用寒凉之品的危害,最后给出了“因人制宜,适度饮用,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辨证”的建议。
文章完成后,经过萧宣和宋金喜的审核校对,第二天一早,便通过“杏仁堂”的官方公众号和几个主流短视频平台同步发布了出去。
果然如萧宣所料,这篇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文章本身逻辑清晰,论据扎实,语言通俗,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痛点。
评论区迅速被刷爆:
“天啊!原来我喝完凉茶就拉肚子不是偶然!我一直以为是清热排毒!”
“感谢林医生科普!我妈妈就是总觉得上火,天天喝凉茶,结果越来越怕冷,明天就带她去看中医!”
“这才是真正的中医科普!有道理!以后不能乱喝了!”
“转发家族群了!拯救了多少盲目喝凉茶的家人!”
……
支持、感谢、恍然大悟的声音占据了主流,文章阅读量和转发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凉茶不能乱喝#”甚至冲上了本地热搜榜。
然而,正如宋金喜所担忧的那样,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也很快涌现,而且来势汹汹!
不少凉茶品牌方、加盟商、甚至是一些本土文化捍卫者,开始在各种平台发声:
“哗众取宠!博眼球!为了炒作自己,不惜抹黑岭南传统文化!”
“凉茶流传几百年,怎么到你这就有害了?简直危言耸听!”
“断章取义!凉茶有很多种,有清热也有健脾的,一概而论就是耍流氓!”
“动了谁的蛋糕?我看是某些‘神医’想推销自己的高价药材了吧?”
“建议凉茶行业协会起诉他!不正当竞争!诋毁商誉!”
这天上午,候诊区里,一个熟悉的大嗓门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尴尬和急切。
“林医生!林医生!我又来了!还得、还得麻烦您!”
牛大力搓着手,讪笑着坐到了林远志对面的诊椅上,全然没了上次复诊时那股意气风发的劲儿。
林远志放下手中的笔,抬眼看了看他,语气平静无波:“牛先生,这次是哪里不舒服?”
他其实已经从对方闪烁的眼神和略显虚浮的气色中猜到了七八分。
牛大力老脸一红,压低了声音,身子往前凑了凑:“唉,就是、就是那老毛病。它、它又有点…回去了…”他支支吾吾,“上次吃了您开的药,感觉特别好!真的!雄风重振,感觉人生又充满了希望!我就想着去庆祝一下,放松放松。就去了几趟‘焚天火鸟’,喝了点酒,玩了玩。结果,嗨!没管住自己!没几天,就又感觉力不从心了。
林医生,您看,这、这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这效果更持久一点?就像那什么特效药似的?哪怕让我折点寿也行啊!您不知道,这男人要是那方面不行,活得再久又有啥滋味?憋屈!”
他说得“情真意切”,甚至带上了点“壮士断腕”般的悲壮。
林远志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淡淡地反问:“折寿换疗效?牛先生,医学不是魔法,没有这种交易。人体的恢复有其自然规律和极限。你这个年纪,身体的根基已经不如年轻人,经过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但不可能无限度地恢复到巅峰状态,更不可能让你肆无忌惮地挥霍而毫无代价。”
他目光锐利地看着牛大力,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肾精是生命的根本,如同灯油,需要慢慢添补,细水长流。你现在的行为,就像刚给灯添了点油,就非要把它拿到风口浪尖上,把火苗拨到最大去烧,油自然耗得飞快。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巩固疗效的关键期,我建议您最好清心寡欲,严格戒色,让药力能够沉淀下来,真正滋养根基。如果继续这样边补边耗,反反复复,之前所有的治疗都等于打水漂,一切又得从头开始。而且,反复折腾,对身体元气的损伤会更大。”
林远志顿了顿,语气加重:“牛先生,治病需要医患同心。如果您自己都不愿意配合,不珍惜治疗成果,那我觉得你也没有必要再来复诊了,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请你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其他更需要、也更愿意遵医嘱的患者。”
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甚至有些严厉,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在牛大力发热的头脑上。
牛大力脸上的嬉笑和侥幸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红一阵白的窘迫和慌乱。
他没想到林远志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这么重。他张了张嘴,想辩解什么,但在林远志注视下,最终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只剩下唯唯诺诺的点头:
“是是是!林医生您说得对,是我糊涂!我戒!我一定戒!这次绝对管住自己!您、您再给我开次药吧…”
林远志见他态度软化,也不再深究,重新为他诊脉察舌,调整了方药,依旧以温肾健脾、固摄精气为主,并再次强调了饮食起居的禁忌。
牛大力拿着新药方,像揣着救命符一样,灰溜溜地离开了诊室,背影甚至有点狼狈。
封总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小声对林远志说:“师兄,你这,说得是不是太狠了点?不怕他出去乱说,或者干脆不来了?”
林远志摇摇头,目光依旧看着门口:“对待这种明知故犯的病人,若真听得进去,还有救;若听不进去,来了也是浪费资源。至于他出去说什么,疗效自会说话。他这一个多月赖在广南不走,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牛大力虽然被训斥了,但他的直播依旧没停。
他去了几次高端夜店(虽然自称只是喝酒听歌)的片段,早已被眼尖的粉丝剪辑传播。评论区里充满了各种猜测和调侃:
“牛哥又去‘焚天火鸟’了!看来林神医的药是真管用了!都敢去这种地方考验定力了!”
“废话!没效果去那儿干嘛?光看不能吃,那不是自虐吗?牛哥肯定是去验收成果的!”
“牛哥在广南呆一个多月了!要是没效果,以他的脾气,早开直播骂街了!能这么安静?绝对有效!”
“兄弟们!我看到了希望!我已经在抢林医馆的号了!哪怕倾家荡产也得去试试!”
这些言论,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荡起更大的涟漪。
一时间,全国各地众多被类似隐疾困扰、求医无门的男性患者,开始疯狂搜索“林医馆挂号攻略”、“如何抢到林远志的号”,不少人甚至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南下广南,开启他们的“雄起”之旅。
林远志在男性功能调理方面的名声,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推向了新的高峰。
送走牛大力后,下一位患者是一位看起来十分朴实、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姓吴,四十八岁。
她穿着朴素,双手粗糙,一看就是常年操劳的人。
她坐下后,神情有些茫然和焦虑,絮絮叨叨地说:“林医生,我也不知道我这是啥毛病,去医院查了好几趟,抽血、拍片,医生都说没啥大问题,可能就是更年期,有点神经衰弱,可我自己难受我知道啊!”
她开始描述症状:“老是觉得嘴巴里有一股凉气,嗖嗖地往上冒,怪难受的。腰酸得厉害,像断了似的,直不起来,干活都没力气,浑身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头晕乎乎的,吃饭也没胃口,看到好吃的也不想吃。唉,这样下去,家都顾不了了……”
林远志耐心地听着,问道:“吴女士,你过去的身体怎么样?有没有生过什么大病?生育方面怎么样?”
吴女士叹了口气:“我身体一直不算好。生了四个孩子,没好好坐过月子,落下一身病。以前还得过子宫脱垂和脱肛,后来吃了好久药,好不容易才治好没再犯,但底子好像就一直没补回来过。”
林远志点点头,示意她伸出舌头。
这一看,他的目光瞬间凝住了!
只见吴女士的舌面异常光洁,如同被仔细打磨过一般,竟然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舌苔,舌质颜色淡白,缺乏血色。
“镜面舌!”林远志心中一惊,这是一个在临床上并不常见的危重舌象,他立刻对旁边的封总低声道:“小封,过来看一下这个舌象。”
封总凑近一看,也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压低声音惊呼:“天哪!真的是镜面舌!课本上说的‘舌光无苔,胃气将绝’!我还是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这么典型的!”
林远志点点头,示意封总安静,然后继续为吴女士诊脉。
脉象沉细无力,几乎难以触及,如同琴弦将断未断时的微弱颤动。
舌脉合参,这是胃气衰败,阴液枯竭的极危之象!
但吴女士虽然虚弱,却似乎还没到“气绝”的程度。
林远志稳住心神,仔细追问:“吴女士,你平时饮食喜好怎么样?比如,爱喝热水还是凉水?喜欢吃干的还是稀的?有没有特别爱吃或者经常吃的东西?”
吴女士想了想说:“胃口一直不好,吃不多。就爱喝点凉的,觉得舒服,特别是天热或者干活出汗后,就喜欢喝……”
“喝什么?”林远志敏锐地抓住关键。
“凉茶。”吴女士说,“我们本地人嘛,家里常年煲凉茶,街边也到处是凉茶铺。我总觉得自己怕热、爱,嘴里没味,所以经常把凉茶当水喝,王老吉、黄振龙,各种清热祛湿的凉茶,我都喝……”
病因找到了!
林远志心中豁然开朗!他转头问封总:“镜面舌的病机和治法,口诀是什么?”
封总立刻如同背书般流畅地回答:“镜面舌,胃阴竭;光如镜,津液亡;淡白者,气亦虚;急健脾,救胃气;甘温补,慎寒凉!”
“很好。”林远志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对吴女士解释道:“吴女士,你这个问题,根源就在于长期、过量地饮用寒凉的凉茶,极大地损伤了脾胃的阳气。”
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我们的脾胃,就像做饭的锅灶,需要足够的‘火’才能把食物和水煮熟蒸腾,变成营养输送到全身,也会在舌面上形成一层薄白的舌苔。您长期喝凉茶,等于不断地往灶台里浇冷水,把火都快浇灭了。灶台没了火,锅里的水就无法蒸腾,所以舌面光洁无苔;全身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所以会乏力、头晕、腰酸;胃气虚弱,无法固守,所以会有凉气上逆的感觉。再喝凉茶,就是雪上加霜!”
吴女士听得目瞪口呆,她完全没想到,自己认为“下火”、“养生”的凉茶,竟然是导致自己重病的元凶!
“那、那怎么办啊林医生?我还有救吗?”她焦急地问,声音带上了哭腔。
“别担心,来得及。”林远志语气肯定地安慰她,“胃气虽伤,但未至绝境。治疗的关键在于温补中焦,健脾益气,挽救衰败的胃气。”
他提笔开具处方:
“用补中益气汤加少量黑附片——温补肾脾之元阳,如同给将熄的炉灶重新点燃一把猛火,是挽救衰败阳气的关键。先开七剂。服药期间,绝对禁止一切生冷寒凉饮食,包括所有凉茶、冷饮、水果。”
他详细交代了煎服方法和禁忌,尤其强调了附片先煎久煎以去毒性的重要性。
吴女士千恩万谢地拿着药方离开了。
送走吴女士,林远志心情有些沉重。
他联想到牛大力的恣意妄为,又想到吴女士因无知而自损健康,深感普及正确的中医养生知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他忽然对封总说:“封总,我有个想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期中医科普宣传活动?专门讲讲‘凉茶虽好,并非人人适宜’的主题。很多人像吴女士一样,误以为‘上火’就喝凉茶,殊不知可能是虚火,越喝越虚,甚至喝出大病。”
封总眼睛一亮:“好啊师兄!这个选题好!贴近生活,误区又大!在哪搞?在咱们医馆搞个小讲座?”
“影响力不够。”林远志摇摇头,“最好能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借助现在的关注度,让更多人看到。”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林远志把这个想法正式向萧宣提了出来:
“宣姐,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我今天接诊了一个病人,因为长期把凉茶当水喝,导致胃气衰败,出现了危险的‘镜面舌’。我就在想,我们能不能以杏仁堂的名义,做一期关于‘滥用凉茶危害’的中医科普宣传?通过公众号和短视频平台发出去,提醒大家避免误区。”
萧宣听完,放下筷子,眼中露出赞赏和商业的敏锐:“好主意!这不仅是公益科普,也能极大提升我们医馆的专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现在杏仁堂公众号关注度已经破百万了,正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发声。内容扎实,切中普遍误区,传播效果应该会很好。我支持!需要什么资源配合,你尽管说。”
这时,坐在一旁的宋金喜却微微蹙眉,谨慎地提出了异议:“林师兄,萧掌柜,这个主题会不会有点敏感?凉茶是整个岭南地区的饮食文化符号,产业庞大,街头巷尾都是凉茶铺。我们这样直接发布‘警示’,虽然是从医学角度出发,但会不会引发凉茶行业的不满甚至抵制?说我们危言耸听,砸人饭碗?”
林远志闻言,沉默了片刻,语气平静却坚定地回答:
“金喜的顾虑有道理。但我们做医学科普,首要原则是尊重科学和事实,对公众健康负责。不能因为可能触动某些利益或习俗,就对明确的健康风险避而不谈。我们要讲清楚的是‘滥用’的危害和‘辨证饮用’的重要性,并非全盘否定凉茶。如果因为怕得罪人就不说真话,那科普就失去了意义。”
萧宣也点点头,支持林远志:“远志说得对。我们立场中立客观,基于中医理论,提醒误区,不是故意针对整个行业。”
宋金喜见两人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坚持,点点头:“我明白了。那就做吧,需要我帮忙整理资料或者审核文案,随时叫我。”
事情就此定下。
当晚,林远志亲自执笔,撰写了一篇题为《都是凉茶惹的祸?——中医教你辨证饮茶,避开健康陷阱》的科普长文。
文章从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出发,详细讲解了“实火”与“虚火”的区别,列举了脾胃虚寒、阳虚体质、气血亏虚、孕妇儿童等人群不适宜过度饮用凉茶的道理,并结合吴女士的典型案例(隐去个人信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滥用寒凉之品的危害,最后给出了“因人制宜,适度饮用,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辨证”的建议。
文章完成后,经过萧宣和宋金喜的审核校对,第二天一早,便通过“杏仁堂”的官方公众号和几个主流短视频平台同步发布了出去。
果然如萧宣所料,这篇文章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文章本身逻辑清晰,论据扎实,语言通俗,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痛点。
评论区迅速被刷爆:
“天啊!原来我喝完凉茶就拉肚子不是偶然!我一直以为是清热排毒!”
“感谢林医生科普!我妈妈就是总觉得上火,天天喝凉茶,结果越来越怕冷,明天就带她去看中医!”
“这才是真正的中医科普!有道理!以后不能乱喝了!”
“转发家族群了!拯救了多少盲目喝凉茶的家人!”
……
支持、感谢、恍然大悟的声音占据了主流,文章阅读量和转发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凉茶不能乱喝#”甚至冲上了本地热搜榜。
然而,正如宋金喜所担忧的那样,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也很快涌现,而且来势汹汹!
不少凉茶品牌方、加盟商、甚至是一些本土文化捍卫者,开始在各种平台发声:
“哗众取宠!博眼球!为了炒作自己,不惜抹黑岭南传统文化!”
“凉茶流传几百年,怎么到你这就有害了?简直危言耸听!”
“断章取义!凉茶有很多种,有清热也有健脾的,一概而论就是耍流氓!”
“动了谁的蛋糕?我看是某些‘神医’想推销自己的高价药材了吧?”
“建议凉茶行业协会起诉他!不正当竞争!诋毁商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