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霁的清晨,林如风踏着薄冰来敲知青点的门时,宁晚霁正对着铜镜梳辫子。
铜镜边缘的铜锈晕开淡绿色的云纹,映得她耳后新长出的碎发都泛着柔光。听见敲门声,她指尖缠着的红头绳“啪”地掉在桌上,像条受惊的小蛇。
“慢点,慌什么。”冷月凝倚着门框笑,看她慌乱地把头发往脑后拢,“人家又不是第一次来。”
宁晚霁没接话,抓起搭在椅背上的蓝布棉袄往身上套。
棉布**脖颈间的山楂干串,发出细碎的碰撞声,那是林如风娘特意用五彩线重串过的,红黑相间的果子间缀着几颗染了色的玉米粒,晃起来像串会响的玛瑙。
推开门时,林如风正站在院里的老梨树下。
他穿了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领口露出半截深蓝色的毛衣,那是宁晚霁前阵子偷偷拆了自己旧毛衣给他改的,袖口还留着她没藏好的粉色线迹。
看见她出来,他把手里的竹筐往身后藏了藏,耳朵尖先红了。
“筐里是什么?”宁晚霁故意凑近,鼻尖差点碰到他冻得发红的脸颊。
“没、没什么。”
他往后退了半步,竹筐里滚出个圆滚滚的东西,落在雪地上弹了两下是个冻得硬邦邦的烤红薯,外面裹着三层粗布,还冒着丝丝热气。
宁晚霁捡起来时,布角蹭到他的手背。他像被烫到似的缩手,却不小心带倒了身后的柴堆,干柴哗啦散了一地,露出藏在里面的冰棱。
是根足有半人高的透明冰柱,被他用稻草小心翼翼地裹着,顶端还粘着片没掉的枯叶,像块天然的水晶镇纸。
“昨天在后山凿的。”他挠着头笑,呼出的白气拂过她的睫毛,“看你总对着窗台上的空瓶子发呆,想着给你插支腊梅。”
宁晚霁的心像被那团白气裹住了,暖烘烘的发涨。
她想起自己确实跟他说过,城里的冬天会在玻璃瓶里插腊梅,金黄的花苞裹着雪,能香半个月。
没想到他记到了现在,还特意凿了这么大根冰棱来当花瓶。
往后山走的路上,林如风始终跟她隔着半步的距离。
雪被踩得咯吱响,像在数着两人没说出口的话。
他偶尔转头看她,目光总会在她胸前的山楂串上停一瞬,又慌忙移开,落在远处结了冰的河面上。
“你看那冰面,能走人了。”
他指着远处的河面说,声音比平时大了些,“等过些日子冻得再结实点,我带你去冰上捞鱼,用网子网,一捞一个准。”
“好啊。”宁晚霁应着,忽然想起上次在溪边,他也是这样,明明想牵她的手,却偏要指着水里的小鱼转移话题。
她停下脚步,从兜里掏出块用油纸包着的栗子糕递给他:“昨天做的,还软乎。”
油纸在他手里展开时,她看见他掌心的冻疮。红通通的肿包上裂着细小的口子,是前几天帮队里凿冰引水时冻的。
她忽然抓起他的手往自己兜里塞,他的手指僵了僵,粗粝的掌心擦过她腕间的银镯子。
那是她娘给的嫁妆,平时总藏在棉袄里,今天不知怎么就露了出来。
“兜里暖和。”她低着头不敢看他,只觉得他的指尖在兜里微微发颤,像只胆小的小兽,“我听说,冻疮得捂着才好得快。”
他的手真的就乖乖待在她兜里。
隔着两层棉布,她能清晰地数着他脉搏的跳动,一下,又一下,撞得她心口也跟着发颤。
走到半山腰时,他忽然停住脚,往她兜里塞了个东西,硬硬的,还带着点尖。
掏出来一看,是颗用红绳系着的野山枣核,被打磨得光滑圆润,顶端钻了个小孔,穿绳的地方还留着他没磨平的棱角。“上次摘山楂时捡的。”
他盯着她手里的枣核,声音低得像怕被风吹走,“看上面的纹路像朵花,就磨了磨。”
宁晚霁把枣核往棉袄里塞,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时,他忽然抓住她的手腕。
他的掌心比刚才暖了些,冻疮的裂口蹭过她的镯子,发出细碎的响动。
雪光落在他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她能看见他瞳孔里的自己——辫子歪在一边,红头绳松松垮垮地挂着,像个被冻傻的小丫头。
“别动。”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点沙哑。温热的指尖拂过她的鬓角,替她把散开的碎发别到耳后。
指腹蹭过她的耳垂,像片羽毛轻轻扫过,引得她脖颈都泛起麻意。
“这里有片雪。”他解释道,却没立刻收回手。他的拇指停在她耳垂下方,那里有颗很小的痣,是她小时候出水痘留下的。
上次他帮她挑刺时偶然发现,后来总在她不注意时盯着看,看得她心里发慌。
山风卷着雪沫子吹过来,宁晚霁打了个寒颤。
他顺势把军大衣脱下来披在她肩上,带着他体温的布料裹住她时。
她闻到了淡淡的松木香,是他前几天劈柴时蹭上的,混着他身上特有的皂角味,像浸了阳光的木头。
“快走吧,再晚腊梅该被人摘光了。”他转身往山上走,军大衣敞开的后襟扫过她的手背,留下一串滚烫的温度。
腊梅果然开了。
长在背风的石缝里,光秃秃的枝桠上缀着星星点点的黄花,雪落在花瓣上,像撒了把碎金。
林如风攀着岩石往上爬时,军绿色的毛衣被风吹得贴在背上,显出紧实的肩胛骨轮廓。
宁晚霁站在下面举着冰棱,看他伸手够最高处的那枝,棉裤的膝盖处磨出的白印子在雪地里格外显眼。
那是上次为了给她摘野山楂,在坡上跪出的印子。
“接着!”他把花枝扔下来时,宁晚霁没接住,腊梅枝落在雪地里,沾了层薄薄的雪。
她弯腰去捡,发间的红头绳掉了出来,正好落在他刚踩出的脚印里。
他跳下来时没站稳,伸手扶住她的腰。两人的影子在雪地上叠成一团,像幅被揉皱的画。
他的呼吸落在她头顶,带着烤红薯的甜香,她忽然想起那天在溪边,他也是这样抓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她心尖发颤。
“你的绳。”他捡起红头绳,指尖缠着线在她脑后绕了两圈。
棉布手套蹭过她的后颈,引得她缩了缩脖子。
他的动作顿了顿,忽然低下头,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痒吗?”
宁晚霁没说话,只觉得那点痒意顺着脊椎往下爬,爬到心口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甜。
他把绳子系成个歪歪扭扭的蝴蝶结,抽绳时不小心拽到她的头发。
她“嘶”地吸了口气,他立刻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想解开,却把结系得更紧了。
“别动,越解越乱。”宁晚霁抓住他的手,指尖不经意间滑过他的掌心。
那里的冻疮裂开了细小的口子,渗着点血丝,混着雪水结成了冰晶。
她忽然把他的手拉到嘴边,对着伤口轻轻呵气。
林如风的手猛地僵住。她的睫毛垂着,能看见上面沾着的雪粒,像落了层星星。
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掌心,带着她唇齿间的栗子香,他忽然觉得那点伤口像是长在了心上,又疼又痒。
“这样能暖和点。”她抬起头时,正好撞进他的眼睛。
他的瞳孔里映着漫天飞雪,也映着她的影子,像把她整个人都装进了心里。
回去的路上,冰棱里插着的腊梅开得正好。
林如风坚持要自己背竹筐,说冰棱太沉,怕累着她。
宁晚霁跟在他身后,看他军大衣的后襟沾着雪,像只被雪盖住尾巴的熊。
走到山脚的溪水边时,她忽然发现他的棉鞋湿了大半,雪水顺着裤脚往下滴,在雪地上踩出串深色的脚印。
“鞋湿了怎么不说?”她拉住他的胳膊,想把军大衣还给他。
“不冷。”他挺直腰板,却在转身时打了个趔趄。
原来他为了护着那根冰棱,刚才下陡坡时摔了跤,膝盖处的棉布已经湿透了,冻成硬邦邦的壳。
宁晚霁把他按坐在溪边的石头上,蹲下来脱他的棉鞋。
他的袜子湿得能拧出水,脚底板冻得发紫。她忽然把他的脚往自己怀里揣,他像被针扎似的想抽回,却被她按住脚踝。
“别动!”她的声音带着点颤,棉袄里的温度把他的脚裹住时。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胸口的起伏,还有那颗跳得飞快的心脏,隔着棉布撞在他的脚踝上,
“冻着的脚得用人体温捂,不然会生冻疮。”
林如风的喉咙发紧,说不出话来。他看着她低垂的发顶,红头绳的蝴蝶结歪在一边,露出的脖颈像截白瓷。
雪落在她的发间,瞬间就化了,留下点点水珠,像她偷偷掉过的眼泪。
他忽然想起上次她发烧,自己也是这样守在灶房,用体温给她焐脚,那时她烧得迷迷糊糊,攥着他的手指不放,嘴里喃喃地喊着,
“晚霁。”他忽然开口,声音哑得厉害。
“嗯?”她抬头时,鼻尖差点碰到他的下巴。
他想说什么,却被突然飞来的麻雀打断了。
两只灰扑扑的小雀落在旁边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啄着积雪,惊得枝头的雪簌簌落下,正好落在宁晚霁的发间。
林如风伸手替她拂雪时,指尖不经意间碰到她的嘴唇,像片雪花落在滚烫的铁板上,瞬间就化了。
两人都僵住了。溪水里的冰碴子反射着碎光,映得他瞳孔里的自己脸颊通红。
他的手指还停在她的唇上,带着雪水的凉意,却烫得她舌尖发麻。
她忽然想起那次在田埂上,他塞给她野山楂时,指尖也是这样蹭过她的嘴唇,酸得她眯起眼睛,却尝到了藏在酸涩里的甜。
“该、该回去了。”林如风猛地收回手,手背在军大衣上蹭了又蹭,像要擦掉什么。
往回走时,他始终走在她左边,用自己的肩膀挡住迎面来的风雪。
宁晚霁看着他被风吹得发红的侧脸,忽然想起他给她做的铁环。
那天在镇上,他握着她的手教她滚铁环时,掌心的温度透过棉布传过来,烫得她心慌。
那时她没敢说,其实她早就会滚铁环了,只是喜欢看他认真教她的样子,喜欢他的手包裹着她的手,一步一步往前走。
快到知青点时,林如风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
是块用红线绣的帕子,针脚歪歪扭扭的,上面绣着朵没开的梅花,花瓣里还留着他扎错的线头。
“前阵子看你总用袖子擦汗。”他把帕子往她手里塞,“姑娘家得有块像样的帕子。”
宁晚霁展开帕子时,发现角落里用淡青色的线绣着个小小的“风”字,针脚藏得极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想起自己给改的那件毛衣,也在领口内侧绣了个“晚”字,用的是拆下来的粉色线,只有在他低头时才能看见。
“我也有东西给你。”
她从棉袄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双棉手套,深蓝色的棉布上绣着几棵小松针,针脚比他的帕子整齐些,
“用你给的灯芯绒边角料做的,里面塞了芦花,暖和。”
林如风接过手套时,指尖触到布包里的硬物。
掏出来一看,是个用红绳系着的小布袋,里面装着些晒干的山楂片,还有颗打磨光滑的山枣核——是他上次落在她那里的。
“泡水喝。”她看着他把布袋往怀里塞,手指缠着红绳打了个结,“山楂配枣核泡水,能治心慌。”
他忽然抓住她的手,这次没躲。
他的掌心还是凉的,却比刚才暖了些,冻疮的裂口被她的体温焐得发软。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雪地上交缠在一起,像两只分不开的藤蔓。
“明天我还来。”他说,眼睛亮得像落了星星。
“好。”宁晚霁点头时,红头绳的蝴蝶结蹭过他的手背,像只轻轻啄人的小鸟。
回到屋里时,冷月凝正对着那根冰棱发呆。
冰棱里的腊梅开得正好,黄花配着透明的冰,像幅会动的画。看见宁晚霁进来,她忽然笑了:“刚才在门口,看见某人把军大衣披在你身上,自己冻得直哆嗦。”
宁晚霁没接话,把冰棱放在窗台上。夕阳透过冰棱照进来,在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晃得人眼睛发花。
她摸了**口的山楂干串,听见它们碰撞的轻响,像在数着心里那些说不出口的甜。
夜里睡觉前,她把林如风送的帕子压在枕头下。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帕子上,那朵没开的梅花仿佛在慢慢舒展花瓣。
她想起他冻得发紫的脚,想起他掌心的冻疮,想起他藏在竹筐里的烤红薯,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簌簌地落在梨树上。
宁晚霁把手伸进被窝里,仿佛还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像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炭火,暖得她整颗心都发涨。
她知道,明天一早开门时,那个穿军大衣的身影还会站在梨树下,带着藏不住的欢喜,等她一起去看冬天里的春天。
铜镜边缘的铜锈晕开淡绿色的云纹,映得她耳后新长出的碎发都泛着柔光。听见敲门声,她指尖缠着的红头绳“啪”地掉在桌上,像条受惊的小蛇。
“慢点,慌什么。”冷月凝倚着门框笑,看她慌乱地把头发往脑后拢,“人家又不是第一次来。”
宁晚霁没接话,抓起搭在椅背上的蓝布棉袄往身上套。
棉布**脖颈间的山楂干串,发出细碎的碰撞声,那是林如风娘特意用五彩线重串过的,红黑相间的果子间缀着几颗染了色的玉米粒,晃起来像串会响的玛瑙。
推开门时,林如风正站在院里的老梨树下。
他穿了件洗得发白的军大衣,领口露出半截深蓝色的毛衣,那是宁晚霁前阵子偷偷拆了自己旧毛衣给他改的,袖口还留着她没藏好的粉色线迹。
看见她出来,他把手里的竹筐往身后藏了藏,耳朵尖先红了。
“筐里是什么?”宁晚霁故意凑近,鼻尖差点碰到他冻得发红的脸颊。
“没、没什么。”
他往后退了半步,竹筐里滚出个圆滚滚的东西,落在雪地上弹了两下是个冻得硬邦邦的烤红薯,外面裹着三层粗布,还冒着丝丝热气。
宁晚霁捡起来时,布角蹭到他的手背。他像被烫到似的缩手,却不小心带倒了身后的柴堆,干柴哗啦散了一地,露出藏在里面的冰棱。
是根足有半人高的透明冰柱,被他用稻草小心翼翼地裹着,顶端还粘着片没掉的枯叶,像块天然的水晶镇纸。
“昨天在后山凿的。”他挠着头笑,呼出的白气拂过她的睫毛,“看你总对着窗台上的空瓶子发呆,想着给你插支腊梅。”
宁晚霁的心像被那团白气裹住了,暖烘烘的发涨。
她想起自己确实跟他说过,城里的冬天会在玻璃瓶里插腊梅,金黄的花苞裹着雪,能香半个月。
没想到他记到了现在,还特意凿了这么大根冰棱来当花瓶。
往后山走的路上,林如风始终跟她隔着半步的距离。
雪被踩得咯吱响,像在数着两人没说出口的话。
他偶尔转头看她,目光总会在她胸前的山楂串上停一瞬,又慌忙移开,落在远处结了冰的河面上。
“你看那冰面,能走人了。”
他指着远处的河面说,声音比平时大了些,“等过些日子冻得再结实点,我带你去冰上捞鱼,用网子网,一捞一个准。”
“好啊。”宁晚霁应着,忽然想起上次在溪边,他也是这样,明明想牵她的手,却偏要指着水里的小鱼转移话题。
她停下脚步,从兜里掏出块用油纸包着的栗子糕递给他:“昨天做的,还软乎。”
油纸在他手里展开时,她看见他掌心的冻疮。红通通的肿包上裂着细小的口子,是前几天帮队里凿冰引水时冻的。
她忽然抓起他的手往自己兜里塞,他的手指僵了僵,粗粝的掌心擦过她腕间的银镯子。
那是她娘给的嫁妆,平时总藏在棉袄里,今天不知怎么就露了出来。
“兜里暖和。”她低着头不敢看他,只觉得他的指尖在兜里微微发颤,像只胆小的小兽,“我听说,冻疮得捂着才好得快。”
他的手真的就乖乖待在她兜里。
隔着两层棉布,她能清晰地数着他脉搏的跳动,一下,又一下,撞得她心口也跟着发颤。
走到半山腰时,他忽然停住脚,往她兜里塞了个东西,硬硬的,还带着点尖。
掏出来一看,是颗用红绳系着的野山枣核,被打磨得光滑圆润,顶端钻了个小孔,穿绳的地方还留着他没磨平的棱角。“上次摘山楂时捡的。”
他盯着她手里的枣核,声音低得像怕被风吹走,“看上面的纹路像朵花,就磨了磨。”
宁晚霁把枣核往棉袄里塞,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时,他忽然抓住她的手腕。
他的掌心比刚才暖了些,冻疮的裂口蹭过她的镯子,发出细碎的响动。
雪光落在他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她能看见他瞳孔里的自己——辫子歪在一边,红头绳松松垮垮地挂着,像个被冻傻的小丫头。
“别动。”他忽然开口,声音带着点沙哑。温热的指尖拂过她的鬓角,替她把散开的碎发别到耳后。
指腹蹭过她的耳垂,像片羽毛轻轻扫过,引得她脖颈都泛起麻意。
“这里有片雪。”他解释道,却没立刻收回手。他的拇指停在她耳垂下方,那里有颗很小的痣,是她小时候出水痘留下的。
上次他帮她挑刺时偶然发现,后来总在她不注意时盯着看,看得她心里发慌。
山风卷着雪沫子吹过来,宁晚霁打了个寒颤。
他顺势把军大衣脱下来披在她肩上,带着他体温的布料裹住她时。
她闻到了淡淡的松木香,是他前几天劈柴时蹭上的,混着他身上特有的皂角味,像浸了阳光的木头。
“快走吧,再晚腊梅该被人摘光了。”他转身往山上走,军大衣敞开的后襟扫过她的手背,留下一串滚烫的温度。
腊梅果然开了。
长在背风的石缝里,光秃秃的枝桠上缀着星星点点的黄花,雪落在花瓣上,像撒了把碎金。
林如风攀着岩石往上爬时,军绿色的毛衣被风吹得贴在背上,显出紧实的肩胛骨轮廓。
宁晚霁站在下面举着冰棱,看他伸手够最高处的那枝,棉裤的膝盖处磨出的白印子在雪地里格外显眼。
那是上次为了给她摘野山楂,在坡上跪出的印子。
“接着!”他把花枝扔下来时,宁晚霁没接住,腊梅枝落在雪地里,沾了层薄薄的雪。
她弯腰去捡,发间的红头绳掉了出来,正好落在他刚踩出的脚印里。
他跳下来时没站稳,伸手扶住她的腰。两人的影子在雪地上叠成一团,像幅被揉皱的画。
他的呼吸落在她头顶,带着烤红薯的甜香,她忽然想起那天在溪边,他也是这样抓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她心尖发颤。
“你的绳。”他捡起红头绳,指尖缠着线在她脑后绕了两圈。
棉布手套蹭过她的后颈,引得她缩了缩脖子。
他的动作顿了顿,忽然低下头,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痒吗?”
宁晚霁没说话,只觉得那点痒意顺着脊椎往下爬,爬到心口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甜。
他把绳子系成个歪歪扭扭的蝴蝶结,抽绳时不小心拽到她的头发。
她“嘶”地吸了口气,他立刻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想解开,却把结系得更紧了。
“别动,越解越乱。”宁晚霁抓住他的手,指尖不经意间滑过他的掌心。
那里的冻疮裂开了细小的口子,渗着点血丝,混着雪水结成了冰晶。
她忽然把他的手拉到嘴边,对着伤口轻轻呵气。
林如风的手猛地僵住。她的睫毛垂着,能看见上面沾着的雪粒,像落了层星星。
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掌心,带着她唇齿间的栗子香,他忽然觉得那点伤口像是长在了心上,又疼又痒。
“这样能暖和点。”她抬起头时,正好撞进他的眼睛。
他的瞳孔里映着漫天飞雪,也映着她的影子,像把她整个人都装进了心里。
回去的路上,冰棱里插着的腊梅开得正好。
林如风坚持要自己背竹筐,说冰棱太沉,怕累着她。
宁晚霁跟在他身后,看他军大衣的后襟沾着雪,像只被雪盖住尾巴的熊。
走到山脚的溪水边时,她忽然发现他的棉鞋湿了大半,雪水顺着裤脚往下滴,在雪地上踩出串深色的脚印。
“鞋湿了怎么不说?”她拉住他的胳膊,想把军大衣还给他。
“不冷。”他挺直腰板,却在转身时打了个趔趄。
原来他为了护着那根冰棱,刚才下陡坡时摔了跤,膝盖处的棉布已经湿透了,冻成硬邦邦的壳。
宁晚霁把他按坐在溪边的石头上,蹲下来脱他的棉鞋。
他的袜子湿得能拧出水,脚底板冻得发紫。她忽然把他的脚往自己怀里揣,他像被针扎似的想抽回,却被她按住脚踝。
“别动!”她的声音带着点颤,棉袄里的温度把他的脚裹住时。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胸口的起伏,还有那颗跳得飞快的心脏,隔着棉布撞在他的脚踝上,
“冻着的脚得用人体温捂,不然会生冻疮。”
林如风的喉咙发紧,说不出话来。他看着她低垂的发顶,红头绳的蝴蝶结歪在一边,露出的脖颈像截白瓷。
雪落在她的发间,瞬间就化了,留下点点水珠,像她偷偷掉过的眼泪。
他忽然想起上次她发烧,自己也是这样守在灶房,用体温给她焐脚,那时她烧得迷迷糊糊,攥着他的手指不放,嘴里喃喃地喊着,
“晚霁。”他忽然开口,声音哑得厉害。
“嗯?”她抬头时,鼻尖差点碰到他的下巴。
他想说什么,却被突然飞来的麻雀打断了。
两只灰扑扑的小雀落在旁边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啄着积雪,惊得枝头的雪簌簌落下,正好落在宁晚霁的发间。
林如风伸手替她拂雪时,指尖不经意间碰到她的嘴唇,像片雪花落在滚烫的铁板上,瞬间就化了。
两人都僵住了。溪水里的冰碴子反射着碎光,映得他瞳孔里的自己脸颊通红。
他的手指还停在她的唇上,带着雪水的凉意,却烫得她舌尖发麻。
她忽然想起那次在田埂上,他塞给她野山楂时,指尖也是这样蹭过她的嘴唇,酸得她眯起眼睛,却尝到了藏在酸涩里的甜。
“该、该回去了。”林如风猛地收回手,手背在军大衣上蹭了又蹭,像要擦掉什么。
往回走时,他始终走在她左边,用自己的肩膀挡住迎面来的风雪。
宁晚霁看着他被风吹得发红的侧脸,忽然想起他给她做的铁环。
那天在镇上,他握着她的手教她滚铁环时,掌心的温度透过棉布传过来,烫得她心慌。
那时她没敢说,其实她早就会滚铁环了,只是喜欢看他认真教她的样子,喜欢他的手包裹着她的手,一步一步往前走。
快到知青点时,林如风忽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
是块用红线绣的帕子,针脚歪歪扭扭的,上面绣着朵没开的梅花,花瓣里还留着他扎错的线头。
“前阵子看你总用袖子擦汗。”他把帕子往她手里塞,“姑娘家得有块像样的帕子。”
宁晚霁展开帕子时,发现角落里用淡青色的线绣着个小小的“风”字,针脚藏得极深,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想起自己给改的那件毛衣,也在领口内侧绣了个“晚”字,用的是拆下来的粉色线,只有在他低头时才能看见。
“我也有东西给你。”
她从棉袄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双棉手套,深蓝色的棉布上绣着几棵小松针,针脚比他的帕子整齐些,
“用你给的灯芯绒边角料做的,里面塞了芦花,暖和。”
林如风接过手套时,指尖触到布包里的硬物。
掏出来一看,是个用红绳系着的小布袋,里面装着些晒干的山楂片,还有颗打磨光滑的山枣核——是他上次落在她那里的。
“泡水喝。”她看着他把布袋往怀里塞,手指缠着红绳打了个结,“山楂配枣核泡水,能治心慌。”
他忽然抓住她的手,这次没躲。
他的掌心还是凉的,却比刚才暖了些,冻疮的裂口被她的体温焐得发软。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在雪地上交缠在一起,像两只分不开的藤蔓。
“明天我还来。”他说,眼睛亮得像落了星星。
“好。”宁晚霁点头时,红头绳的蝴蝶结蹭过他的手背,像只轻轻啄人的小鸟。
回到屋里时,冷月凝正对着那根冰棱发呆。
冰棱里的腊梅开得正好,黄花配着透明的冰,像幅会动的画。看见宁晚霁进来,她忽然笑了:“刚才在门口,看见某人把军大衣披在你身上,自己冻得直哆嗦。”
宁晚霁没接话,把冰棱放在窗台上。夕阳透过冰棱照进来,在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晃得人眼睛发花。
她摸了**口的山楂干串,听见它们碰撞的轻响,像在数着心里那些说不出口的甜。
夜里睡觉前,她把林如风送的帕子压在枕头下。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帕子上,那朵没开的梅花仿佛在慢慢舒展花瓣。
她想起他冻得发紫的脚,想起他掌心的冻疮,想起他藏在竹筐里的烤红薯,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簌簌地落在梨树上。
宁晚霁把手伸进被窝里,仿佛还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像团永远不会熄灭的炭火,暖得她整颗心都发涨。
她知道,明天一早开门时,那个穿军大衣的身影还会站在梨树下,带着藏不住的欢喜,等她一起去看冬天里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