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钩鼻,比府上的刘二管家矮一分。脸削瘦有须,不不不,不是这种直须……”
“第二个嘴巴有点歪,有点像……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隔壁街那个**。”
“对对对,第三个眼睛就这样,嗯,带一点阴鸷之气……”
何家门第显赫,广州有数的书香世家,西席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名师。
何孟君习画数年,画技不说炉火纯青,总算小有所得。
创作鸿篇巨制或许有些吃力,画几幅人物素描肖像,还是能办到的。
更难得心思细腻,善解人语。
往往才描述到一半,就能拿起炭笔,画出一个轮廓。
然后再凭着“撇嘴冷笑”、“眼神阴鸷”等提示,逐一添上细节。
当然,仅凭描述复原肖像,确实有些难度。
特别是达到九分相似,一眼认出的效果,得费不少功夫。
陈子履午后提出请求,一直画到日落西斜,才总算完成五幅素描肖像画。
来来回回,画了三四十稿,平均每幅六七稿。
幸好何府提前吩咐了下人,绝不来姑娘小院打扰,才不至于闹笑话。
不是看病么,怎么又是看书,又是画画的?
陈子履一心扑在查案上,可没想那么多,直至废稿纸满箩筐,才不禁暗暗感慨。
先来何府是对的。
若先找耶稣会的洋鬼子,恐怕说上半天,也画不明白一幅。
五幅画完稿,不知道要费多少天。
耶稣会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收,也不知有没有眼线,哪有此间来得隐密。
嗯,该动手收网了。
“左耳下一寸,有个米粒大的痦子。”
何孟君在最后一幅画上,添上最后几笔,放下炭笔,抬头问道:“这个痦子如何?会不会太小了……”
才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
因为对面男子忽然站到身前,拿出手帕,直勾勾地伸了过来。
没来得及侧身躲避,额头上已是一阵酥麻,那是对方在轻轻擦拭。
对面脸上还笑吟吟地,轻声责备道:“你看看你,额头又黑了,像个大花猫似的。”
何孟君一时愣在当场,不知如何是好。
要知道,这是非常亲昵的举动。
年纪小时无所谓,成年了便仅限于至亲、兄弟姐妹,或者夫妻之间。
她万万没想到,堂堂一品巡抚,举止竟如此孟浪。
想要呵斥,却开不了口。
因为对方眼中满是暖意,好像理所应当,没什么大不了的。
“难道……难道说,娘已经和他婶子说过了?怎会那么快!!”
“他此举是何意?是答应了吗?”
“紫鹃那个死丫头,这会儿上哪里去了?怎地还不来救场……”
何孟君心乱如麻,短短的数息,竟然无法动弹。
心里只恨爹娘先露了意思,矮了三分,对方这才色胆包天。
柔肠百转间,豆大的泪珠滚滚滑下。
“嗨,就是句玩笑话,你怎么哭了?”
陈子履看到对面忽然落泪,然后扭头就走,有点不知所措。
仔细一想,恍然大悟。
首先,自己刚才好像孟浪了。
这会儿不是两小无猜,一起玩泥巴的时候。
你顺手帮人家擦碳粉,觉得熟人无所谓,对方是姑娘,可不这么想。
其次,何孟君因病误了年纪,在世人眼里,已经是老姑娘了。
又要门当户对,又不想当继室,合适的婚娶对象非常少。
除了自己,几乎没别人了。
哪个青年才俊,十八九岁还没定亲?总不能女大男小吧。
再回想何吾驺的话,也充满了暗示。
所谓“视作自家人”,就是联姻的试探。成了女婿,该复出时,自然会不遗余力扶持。
所以才好意思说,“岂会不为你打算”。
没有这一层,算世交兄妹之间一时忘情,失了分寸。
有了这一层,就显得很愚蠢了。
迟早是你的人,自然要以礼相待,越谨慎越好。
很多人定亲后轻易不见面,就是这个道理。
仗着对方是老姑娘,提前动手动脚,就显得很不尊重人,近似于羞辱了。
如果不落泪而逃,你是不是还要搂搂抱抱,肆意轻薄呀?
啊?
“嗨,我这个手啊!要改,要改。”
陈子履轻叹一句,在稿纸上留下一句话,转头走出闺房。
回到自家,立即吩咐孙二弟,把早前约好的一干画师找来。
等十几个画师进了府,又吩咐锦衣校尉,严密封锁前后门。
只许进、不许出。
又关上房门,抬出一个带锁的箱子,交给了李若琏:“几天下来,也该收网了。麻烦李千户,把这份东西尽快交给陛下。跟陛下说,微臣已找出幕后宵小,请求觐见。”
李若琏听得一头雾水。
刑部那审了好几轮,一次都没去旁听。怎么才进何府半天功夫,就找到主谋了?
李若琏忍不住问道:“找出谁了?幕后主谋姓甚名谁?”
“高承弼。”
“高承弼!这是何许人也!!”
“哈哈,这就是高承弼。”
陈子履打开箱子,从一大沓纸里,拿出一幅画。
这是画师刚刚临摹的,何孟君复原的画像,正是高承弼。
尽管脸上多了几个疤,比早前丑了十倍,可AI是什么算力,第一天就认出了他。
这小子,不是流放云南了吗?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子履派了几个人,暗中查访高承弼的下落。
结果让人啼笑皆非。
押送衙役刚出京城不远,就收了二十两贿赂,私下放了人。在良乡逍遥快活两个月,回来报个病死途中,直接销案。
可惜京城实在太大,人海茫茫,没有霹雳手段,确实找不到人。
未免打草惊蛇,只能一直忍耐,等待一个好时机。
如今时机来了,自然要收网。
陈子履简单说了高承弼的身份,又道:“高承弼只是马仔,嘿嘿,他恐怕投了鞑子。鞑子留在京城的细作头领,就是主谋。”
李若琏被这个消息深深震惊,更被陈子履的谋划所震撼。
敢情闹了半天,陈少保早就成竹在胸,之前的窘迫,是在逗温党那帮人玩呢。
事关鞑子内奸,他不敢有丝毫怠慢,骑上快马就火速回宫。
这几日,朱由检正为这事头疼。
刑部那边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新鲜,一切证据都表明,鼎文香烛铺就是阖家**,没有任何进展。
听说李若琏有要事回禀,连忙召见。
打开箱子,拿出厚厚一沓文书,仅仅看了一刻钟,就臊得满脸发烫。
朱由检掩卷长叹:“子履之清廉,远超海瑞。忍辱负重,则更甚百倍。朕错怪他了呀。速传子履进宫,可不能让鞑子跑了。”
“第二个嘴巴有点歪,有点像……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隔壁街那个**。”
“对对对,第三个眼睛就这样,嗯,带一点阴鸷之气……”
何家门第显赫,广州有数的书香世家,西席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名师。
何孟君习画数年,画技不说炉火纯青,总算小有所得。
创作鸿篇巨制或许有些吃力,画几幅人物素描肖像,还是能办到的。
更难得心思细腻,善解人语。
往往才描述到一半,就能拿起炭笔,画出一个轮廓。
然后再凭着“撇嘴冷笑”、“眼神阴鸷”等提示,逐一添上细节。
当然,仅凭描述复原肖像,确实有些难度。
特别是达到九分相似,一眼认出的效果,得费不少功夫。
陈子履午后提出请求,一直画到日落西斜,才总算完成五幅素描肖像画。
来来回回,画了三四十稿,平均每幅六七稿。
幸好何府提前吩咐了下人,绝不来姑娘小院打扰,才不至于闹笑话。
不是看病么,怎么又是看书,又是画画的?
陈子履一心扑在查案上,可没想那么多,直至废稿纸满箩筐,才不禁暗暗感慨。
先来何府是对的。
若先找耶稣会的洋鬼子,恐怕说上半天,也画不明白一幅。
五幅画完稿,不知道要费多少天。
耶稣会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收,也不知有没有眼线,哪有此间来得隐密。
嗯,该动手收网了。
“左耳下一寸,有个米粒大的痦子。”
何孟君在最后一幅画上,添上最后几笔,放下炭笔,抬头问道:“这个痦子如何?会不会太小了……”
才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
因为对面男子忽然站到身前,拿出手帕,直勾勾地伸了过来。
没来得及侧身躲避,额头上已是一阵酥麻,那是对方在轻轻擦拭。
对面脸上还笑吟吟地,轻声责备道:“你看看你,额头又黑了,像个大花猫似的。”
何孟君一时愣在当场,不知如何是好。
要知道,这是非常亲昵的举动。
年纪小时无所谓,成年了便仅限于至亲、兄弟姐妹,或者夫妻之间。
她万万没想到,堂堂一品巡抚,举止竟如此孟浪。
想要呵斥,却开不了口。
因为对方眼中满是暖意,好像理所应当,没什么大不了的。
“难道……难道说,娘已经和他婶子说过了?怎会那么快!!”
“他此举是何意?是答应了吗?”
“紫鹃那个死丫头,这会儿上哪里去了?怎地还不来救场……”
何孟君心乱如麻,短短的数息,竟然无法动弹。
心里只恨爹娘先露了意思,矮了三分,对方这才色胆包天。
柔肠百转间,豆大的泪珠滚滚滑下。
“嗨,就是句玩笑话,你怎么哭了?”
陈子履看到对面忽然落泪,然后扭头就走,有点不知所措。
仔细一想,恍然大悟。
首先,自己刚才好像孟浪了。
这会儿不是两小无猜,一起玩泥巴的时候。
你顺手帮人家擦碳粉,觉得熟人无所谓,对方是姑娘,可不这么想。
其次,何孟君因病误了年纪,在世人眼里,已经是老姑娘了。
又要门当户对,又不想当继室,合适的婚娶对象非常少。
除了自己,几乎没别人了。
哪个青年才俊,十八九岁还没定亲?总不能女大男小吧。
再回想何吾驺的话,也充满了暗示。
所谓“视作自家人”,就是联姻的试探。成了女婿,该复出时,自然会不遗余力扶持。
所以才好意思说,“岂会不为你打算”。
没有这一层,算世交兄妹之间一时忘情,失了分寸。
有了这一层,就显得很愚蠢了。
迟早是你的人,自然要以礼相待,越谨慎越好。
很多人定亲后轻易不见面,就是这个道理。
仗着对方是老姑娘,提前动手动脚,就显得很不尊重人,近似于羞辱了。
如果不落泪而逃,你是不是还要搂搂抱抱,肆意轻薄呀?
啊?
“嗨,我这个手啊!要改,要改。”
陈子履轻叹一句,在稿纸上留下一句话,转头走出闺房。
回到自家,立即吩咐孙二弟,把早前约好的一干画师找来。
等十几个画师进了府,又吩咐锦衣校尉,严密封锁前后门。
只许进、不许出。
又关上房门,抬出一个带锁的箱子,交给了李若琏:“几天下来,也该收网了。麻烦李千户,把这份东西尽快交给陛下。跟陛下说,微臣已找出幕后宵小,请求觐见。”
李若琏听得一头雾水。
刑部那审了好几轮,一次都没去旁听。怎么才进何府半天功夫,就找到主谋了?
李若琏忍不住问道:“找出谁了?幕后主谋姓甚名谁?”
“高承弼。”
“高承弼!这是何许人也!!”
“哈哈,这就是高承弼。”
陈子履打开箱子,从一大沓纸里,拿出一幅画。
这是画师刚刚临摹的,何孟君复原的画像,正是高承弼。
尽管脸上多了几个疤,比早前丑了十倍,可AI是什么算力,第一天就认出了他。
这小子,不是流放云南了吗?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子履派了几个人,暗中查访高承弼的下落。
结果让人啼笑皆非。
押送衙役刚出京城不远,就收了二十两贿赂,私下放了人。在良乡逍遥快活两个月,回来报个病死途中,直接销案。
可惜京城实在太大,人海茫茫,没有霹雳手段,确实找不到人。
未免打草惊蛇,只能一直忍耐,等待一个好时机。
如今时机来了,自然要收网。
陈子履简单说了高承弼的身份,又道:“高承弼只是马仔,嘿嘿,他恐怕投了鞑子。鞑子留在京城的细作头领,就是主谋。”
李若琏被这个消息深深震惊,更被陈子履的谋划所震撼。
敢情闹了半天,陈少保早就成竹在胸,之前的窘迫,是在逗温党那帮人玩呢。
事关鞑子内奸,他不敢有丝毫怠慢,骑上快马就火速回宫。
这几日,朱由检正为这事头疼。
刑部那边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新鲜,一切证据都表明,鼎文香烛铺就是阖家**,没有任何进展。
听说李若琏有要事回禀,连忙召见。
打开箱子,拿出厚厚一沓文书,仅仅看了一刻钟,就臊得满脸发烫。
朱由检掩卷长叹:“子履之清廉,远超海瑞。忍辱负重,则更甚百倍。朕错怪他了呀。速传子履进宫,可不能让鞑子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