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监批红,国子监增设400例监来着?”
“就是这20万两。”
“今年预计增收的海税呢?算进去没有?”
“要填补甘肃、延绥、宁夏三镇的欠饷,洪总督催过三次,陛下也答应了。”
“平天山银矿干得不错,今年能上缴八万两吧?”
“宫中要去了,万年吉壤停工两年了,必须重新动工,不能再拖了。”
“……”
陈子履站起身来,背着手来回踱步。
毕府的东跨院很朴素,偏厅地砖有些年头了,被磨得锃锃发亮。
一面董其昌手绘屏风,墙上几幅字画,几上数盆腊梅、茶花,就是全部装饰。
这会儿茶花恰好盛开,发出淡淡的幽香,正适合沉思。
高丽必须要救。
一旦高丽易主,皮岛必定沦陷。
然后济州岛难以为继,旅顺势成孤军、辽海一片糜烂,三方布置彻底破产……
此消彼长,大明与后金的实力差距就更大了。
没了皮岛、旅顺和高丽,登莱也没有设置巡抚的必要。片板不许下海多简单,一个海防道就够用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只有驰援一个选项。
然而,打仗必须先问钱粮。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发起一场大型战役,并战而胜之,必须以后勤为基础。
陈子履坚持认为,汉家子弟都是大好的热血男儿,并非孬种。
哪怕新募士兵,经过几个月训练,几场大战磨练,战斗力就非常可观。
宁锦前线的精锐哨骑,遇到同等数量的鞑子探马,可以战而胜之。
数百人规模的遭遇战,亦常打得有来有回。
不说吴三桂、左良玉等猛将,就是李国英、刘泽清之流,面对鞑子也未必会虚。
一个赏罚分明的统帅,一个合理的战略布置,再加上充足的钱、粮、甲、械,可以击败后金。
如今前两项齐备,敢战之士也不缺,就差二百万两军费了。
这是陈子履想出的,最低限度的出兵预算。
三万将士跨海驰援,酣战半年,二百万两肯定要花。
他不先奏请皇帝,私下找户部勾兑,就是想问问:大家都不要打官腔,讲套话,朝廷究竟能抠出多少钱。
不奢望全部报销,起码挤出一百五十万两吧。
这样,登莱自筹一部分,高丽报销一部分,拖欠一部分战后补齐,就差不多了。
不增加百姓负担,不影响国内大局。
没想户部竟穷到这个地步,连一百五十万都抠不出来。
勉强挤出五十万,还要挪用西北军费和赈灾银。
好家伙,敢情全国的紧要开销,全是我陈子履开源开出来的呗。
“头疼,头疼,老子还得养着洪老贼?”
陈子履衡量再三,认为登莱战事再急,也不能挪用西北的钱。
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潜伏着呢,时机一来,很可能提前复起。
得知东隅,失之桑榆,忒不划算。
到时洪承畴又有说法了,这就是驰援高丽闹出的恶果,上哪里说理去?
宫里的钱也不能乱打主意。
修陵寝是皇家最后的体面,挪这笔钱驰援外邦,崇祯会受不了的……
毕自严静静地喝着茶,尽量不出声打扰。
大明这盘烂账,他殚心竭虑。
在不增加田赋的前提下,几乎所有法子他都想过了。
然而数年的左右腾挪,亏空越来越厉害,每个衙门都在抱怨,好像都是户部的问题。
他很想看看,以知兵和理财著称的陈少保,能拿出什么法子。
倪元璐也静静看着,眼中露出些许期盼。
近年不少人暗传,东林党勤于党争,疏于治国,空谈误事。
这份责难他受够了。
孙承宗、李邦华、卢象升……还有自己,明明大家都在认真做事,且做出不少成绩。
可惜内阁由周延儒、温体仁把持,下面做再多也收效甚微。
所以国策轮不到东林来定,怎么黑锅全由东林来背?
这次他倒要看看,足以撼动内阁的陈少保,会提出什么好法子。
能不能凭空变出钱来。
倘若当真于国有益,法子也真切可行,他倪元璐不吝奔走呼吁,说服东林诸公支持。
跟着能臣走,总不是空谈,总至于误国了吧。
可是……真有这样的法子吗?
“咳咳,咳咳。”
陈子履关掉AI,用两声轻咳提醒眼前二人。
思虑再三,他终于从茫茫多的建议中,理出一条思绪。
“我们可以发债打仗。”
“发债?”倪元璐一时错愕。
“嗯,发债就是借钱。”陈子履解释了一句,又道:“我们可以向盐商借钱,向天下人借钱。”
毕自严不以为然道:“少保想说,用诰命吗?这事恐怕宫……”
向盐商借钱,然后封个诰命弥补,说白了就是劝捐,或者勒索。
他想说,这事宫里恐怕偷偷摸摸去做,以弥补内库的亏空。
摆上台面就别想了,太坏名声。
话到嘴边,猛然想起自己说出来,也算诽谤皇帝,于是赶紧住嘴。
陈子履却道:“非也。我说的发债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寅吃卯粮,卯吃辰粮,无穷尽也。当然,咱们不能明着来,得借个名目。”
毕自严、倪元璐齐声问道:“什么名目?”
“海上开中。”
陈子履不卖关子,把想到的方案列了出来,请二人帮忙参详。
海上开中,就是在皮岛施行开中法。
而所谓“开中”,就是商人将粮食运往九边军镇,换取相应数额的盐引。
然后回到四大盐运司,以盐引为凭证,购买食盐,行销全国。
贩盐产生的利润,就是商人“开中”的持续动力,所以生生不息,年年不绝。
开中法施行百年来,每年发出去百万道盐引,为九边提供数十万石粮食。
这也是朝廷年年欠饷,边军还能苦苦支撑的原因。
陈子履所提的法子也很简单,增发100-150万引,用作驰援高丽的军费。
毕自严为这个法子深深震惊,头皮发麻之余,以为自己听错了。
盐引是户部印的没错,可盐却不能凭空变出来呀。
猛地增发100万道盐引,盐商上哪里提盐?
打算赖账吗?
“就是这20万两。”
“今年预计增收的海税呢?算进去没有?”
“要填补甘肃、延绥、宁夏三镇的欠饷,洪总督催过三次,陛下也答应了。”
“平天山银矿干得不错,今年能上缴八万两吧?”
“宫中要去了,万年吉壤停工两年了,必须重新动工,不能再拖了。”
“……”
陈子履站起身来,背着手来回踱步。
毕府的东跨院很朴素,偏厅地砖有些年头了,被磨得锃锃发亮。
一面董其昌手绘屏风,墙上几幅字画,几上数盆腊梅、茶花,就是全部装饰。
这会儿茶花恰好盛开,发出淡淡的幽香,正适合沉思。
高丽必须要救。
一旦高丽易主,皮岛必定沦陷。
然后济州岛难以为继,旅顺势成孤军、辽海一片糜烂,三方布置彻底破产……
此消彼长,大明与后金的实力差距就更大了。
没了皮岛、旅顺和高丽,登莱也没有设置巡抚的必要。片板不许下海多简单,一个海防道就够用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只有驰援一个选项。
然而,打仗必须先问钱粮。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发起一场大型战役,并战而胜之,必须以后勤为基础。
陈子履坚持认为,汉家子弟都是大好的热血男儿,并非孬种。
哪怕新募士兵,经过几个月训练,几场大战磨练,战斗力就非常可观。
宁锦前线的精锐哨骑,遇到同等数量的鞑子探马,可以战而胜之。
数百人规模的遭遇战,亦常打得有来有回。
不说吴三桂、左良玉等猛将,就是李国英、刘泽清之流,面对鞑子也未必会虚。
一个赏罚分明的统帅,一个合理的战略布置,再加上充足的钱、粮、甲、械,可以击败后金。
如今前两项齐备,敢战之士也不缺,就差二百万两军费了。
这是陈子履想出的,最低限度的出兵预算。
三万将士跨海驰援,酣战半年,二百万两肯定要花。
他不先奏请皇帝,私下找户部勾兑,就是想问问:大家都不要打官腔,讲套话,朝廷究竟能抠出多少钱。
不奢望全部报销,起码挤出一百五十万两吧。
这样,登莱自筹一部分,高丽报销一部分,拖欠一部分战后补齐,就差不多了。
不增加百姓负担,不影响国内大局。
没想户部竟穷到这个地步,连一百五十万都抠不出来。
勉强挤出五十万,还要挪用西北军费和赈灾银。
好家伙,敢情全国的紧要开销,全是我陈子履开源开出来的呗。
“头疼,头疼,老子还得养着洪老贼?”
陈子履衡量再三,认为登莱战事再急,也不能挪用西北的钱。
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潜伏着呢,时机一来,很可能提前复起。
得知东隅,失之桑榆,忒不划算。
到时洪承畴又有说法了,这就是驰援高丽闹出的恶果,上哪里说理去?
宫里的钱也不能乱打主意。
修陵寝是皇家最后的体面,挪这笔钱驰援外邦,崇祯会受不了的……
毕自严静静地喝着茶,尽量不出声打扰。
大明这盘烂账,他殚心竭虑。
在不增加田赋的前提下,几乎所有法子他都想过了。
然而数年的左右腾挪,亏空越来越厉害,每个衙门都在抱怨,好像都是户部的问题。
他很想看看,以知兵和理财著称的陈少保,能拿出什么法子。
倪元璐也静静看着,眼中露出些许期盼。
近年不少人暗传,东林党勤于党争,疏于治国,空谈误事。
这份责难他受够了。
孙承宗、李邦华、卢象升……还有自己,明明大家都在认真做事,且做出不少成绩。
可惜内阁由周延儒、温体仁把持,下面做再多也收效甚微。
所以国策轮不到东林来定,怎么黑锅全由东林来背?
这次他倒要看看,足以撼动内阁的陈少保,会提出什么好法子。
能不能凭空变出钱来。
倘若当真于国有益,法子也真切可行,他倪元璐不吝奔走呼吁,说服东林诸公支持。
跟着能臣走,总不是空谈,总至于误国了吧。
可是……真有这样的法子吗?
“咳咳,咳咳。”
陈子履关掉AI,用两声轻咳提醒眼前二人。
思虑再三,他终于从茫茫多的建议中,理出一条思绪。
“我们可以发债打仗。”
“发债?”倪元璐一时错愕。
“嗯,发债就是借钱。”陈子履解释了一句,又道:“我们可以向盐商借钱,向天下人借钱。”
毕自严不以为然道:“少保想说,用诰命吗?这事恐怕宫……”
向盐商借钱,然后封个诰命弥补,说白了就是劝捐,或者勒索。
他想说,这事宫里恐怕偷偷摸摸去做,以弥补内库的亏空。
摆上台面就别想了,太坏名声。
话到嘴边,猛然想起自己说出来,也算诽谤皇帝,于是赶紧住嘴。
陈子履却道:“非也。我说的发债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寅吃卯粮,卯吃辰粮,无穷尽也。当然,咱们不能明着来,得借个名目。”
毕自严、倪元璐齐声问道:“什么名目?”
“海上开中。”
陈子履不卖关子,把想到的方案列了出来,请二人帮忙参详。
海上开中,就是在皮岛施行开中法。
而所谓“开中”,就是商人将粮食运往九边军镇,换取相应数额的盐引。
然后回到四大盐运司,以盐引为凭证,购买食盐,行销全国。
贩盐产生的利润,就是商人“开中”的持续动力,所以生生不息,年年不绝。
开中法施行百年来,每年发出去百万道盐引,为九边提供数十万石粮食。
这也是朝廷年年欠饷,边军还能苦苦支撑的原因。
陈子履所提的法子也很简单,增发100-150万引,用作驰援高丽的军费。
毕自严为这个法子深深震惊,头皮发麻之余,以为自己听错了。
盐引是户部印的没错,可盐却不能凭空变出来呀。
猛地增发100万道盐引,盐商上哪里提盐?
打算赖账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