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螃蟹,带着明明昊昊回到大院子,两个孩子在车里就已经睡着了。
李龙熄了火,把两个孩子抱**,顾晓霞给脱掉衣服鞋子,盖好被子后,李龙已经提着螃蟹放到了厨房。
这螃蟹挺能活的,在水桶里放一晚上没事。
李龙提回来有二三十个,明天可以蒸一顿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李龙给顾晓霞说了一下抓螃蟹的细节,顾晓霞也有点心动了。
“下个星期六晚上咱们回去,到时我带着你们一起抓。”李龙笑着说道,“到时把头灯买上,咱们都过去。”
“那明明昊昊呢?”
“也带上。”李龙说道,“多带一些人,大的带着小的。小海子西坝线那边有缓坡,娃娃下去也没事,只要不跑远就行。”
“还是算了吧。”顾晓霞在县里工作了几年,带着城里人的思维,管孩子小心的多,不像农村的那种粗放型养法。
李龙倒是无可无不可,反正现在能逮到螃蟹,说明他的思路是成功的,明后年多放螃蟹苗,到时这小海子里的物产就丰富了。
他也没打算圈起来独享,没必要,当然也是因为太大了圈不过来。
反正自己放的东西,本身小海子名义上也是自己承包的,合同都有,现在每年也给队里交钱,那从里面逮东西自然也就很光明正大了。
第二天李龙起得比较早,主要是螃蟹这玩意儿,也就他会搞。
杨大姐起来准备做饭的时候,李龙已经把螃蟹蒸上了,姜醋汁子也调好了,待会儿吃的时候他会给其他人示范一下,免得扎着自己。
“她叔啊,你给我说一下不就行了?”杨大姐有些不好意思,“还让你亲自来做……”
“没事,我就是蒸一下。”李龙笑笑,“没干啥活。”
顾晓霞照看着明明昊昊把衣服穿好,洗脸刷牙后,两个孩子迫不及待的过来看螃蟹。
不过螃蟹这时候已经没了,都上锅了。孩子倒也没啥失落,一个个盯着蒸锅,就想着看咋吃。
这时候孩子基本上没有“兔兔那么可爱怎么能吃兔兔”的想法,但凡能吃的,看着就不如吃着。
李龙看时间差不多了,把火撤了,提起蒸笼的盖子,那黄澄澄的螃蟹露了出来。
“爸,这螃蟹咋变颜色了?”明明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
李龙想起上一世看到的一句广告词“咋?让人给煮了?”
然后就笑了起来,说道:“螃蟹就是这样,活着的时候看着的是青黑色的,这熟了就是黄色。对了,大虾也是,咱们小海子里现在也有虾了,等到时捞着了,给你们煮着看。”
明明昊昊现在已经对新生事物有了十分强烈的兴趣,李龙就想着让他们多见识一些。
“……看,螃蟹呢,这背面圆一点,或者说半圆的,这就是母螃蟹,这尖尖的,就是公螃蟹。”饭桌上,李龙给明明昊昊讲,韩芳也在听着。
“掰开看,母的里面有黄,这个黄呢,就跟鱼的鱼籽一样,好吃的很。对了,这里面没有刺,不过肉呢都在壳里包着,想要吃的话,就比较难。”
李龙没有给两个孩子剥肉,而是给他们示范,让他们跟着自己学着把肉起出来,然后蘸着姜醋汁子吃。
“小芳,一起吃。”李龙说道,“这时候是最鲜的,这螃蟹虽然小,但热的时候壳子好剥,肉虽然只有一点儿,但鲜得很。等凉了,这壳子和肉结在一起就不好剥了。”
主要吃个味儿,李龙示范着吃了两个就停下来,然后看着小家伙们吃。
头一回吃这个,孩子们的兴致很好,杨大姐、顾晓霞看着也挺希奇,跟着慢慢剥着吃。
鲜是真鲜,就是肉太少,吃着不过瘾。
不过头一回吃,大家都是带着好奇心理,甚至于顾晓霞还要把壳弄开看看里面究竟有没有法海。
明明昊昊不知道这是啥典故,顾晓霞就给他们讲了白蛇传里的故事。
一顿饭吃的倒是有声有色。
而且对于螃蟹的味道,一个个都赞不绝口,一会儿桌子上就堆起了好几小堆螃蟹壳子。
就是有点浪费时间,如果不是顾晓霞开车,恐怕都要迟到了。
李龙倒是挺悠闲,他端着一盘子螃蟹到收购站那里给老爹去尝尝。李青侠现在早饭就在收购站这里吃,算是和梁双成搭个伙——主要是不耐烦往大院子跑。
李青侠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说实话老爷子文化水平不高,也就是仗着走南闯北过一段时间,有见识,加上李龙和顾博远打下来的底子,所以他在这里干得很如意。
每天那些二道贩子们捧,虽然李青侠不至于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但那心情还是很好的。
仿佛又找回了当初在老家村里,自己手里有钱打牌的时候那些晚辈们捧着自己的状态。
李青侠自然清楚这些人捧着自己,无非是想让自己在过秤评级的时候高高手,现在他也已经算是熟手了,这个事情有些时候抬抬手是完全可以的,但他不做。
毕竟赚的钱是儿子的,也有自己的一分。抬手了就是把儿子的钱往外推,那可不成。
当然李青侠也是人老成精,说话的时候会先压一压再往上抬一抬,实际上没啥损失,但在外人看来,他的确高抬贵手了。
看着李龙端过来的螃蟹,老爹有些意外。李龙弄了螃蟹苗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不过他没觉得这边能养活这玩意儿。
哪怕在这里呆了好几年,知道这边的生活条件实际不差,但在李青侠眼里,这里还是苦寒之地,种瓜果是好的,养螃蟹、虾这玩意儿就有点难。
“还真养活了啊。”李青侠拿起一个螃蟹看了看,“不算大……”
“不过母的里面有黄。”李龙说道,“等到九月份就大了,如果能过冬的话,明年就好了。”
“那可不容易。这北疆的冬天可冷,那螃蟹冬天想要能过去,就得挖深洞。一般的螃蟹挖个洞把自己藏起来就行,浅的,冬天就直接冻死……就看能活几个了。”
老爹说的是实话,这玩意儿就是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每年都有挖洞不深被冻死的,剩下的越来越少,但也越来越大。
“老爹,你先尝尝,柜台这里我来搞。双成,老孙,螃蟹给你们也留几个,尝尝鲜。”李龙说道。
“我不吃。”李青侠不是好吃之人,对螃蟹无感,小时候村头大河里也有这玩意儿,不过个头小,没啥肉,他很嫌弃的。
“尝尝呗。”李龙笑着说,“黄儿鲜得很。”
在李龙的劝说下,李青侠吃了一个母蟹,感觉还真不错——和小时候的感觉真就不一样了。
不过也就尝一个,剩下的就归孙家强和梁双成了。孙家强拿了几个回了家,给铁兰花和自家孩子尝尝。
电话铃响起,李龙自然而然的接起电话。
“杜厂长?我是李龙。”
李龙听着那边熟悉的声音,笑着说道:“听你这声音,感觉有好事发生啊。”
“哈哈哈哈,上次你的建议不错,我想了想,后来直接去找了市领导,市领导也考虑到了我的实际情况,然后呢,基本上同意了我的请求。”
“那你现在就是高升且还挂着厂长职务?不错啊,那我也挺开心!”和杜厂长合作不错,李龙自然不希望换人。
谁知道会换成什么样的?还是现在比较稳妥。
“哈哈,还行。是市农机局副局长,解决行政级别,挂名,反正我也不会去干扰农机局的工作。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生产的这些东西大都和农机有关,所以也算名正言顺。”
李龙和他都清楚,农机局副局长是没这个厂长过得滋润的。毕竟厂子扩建之后,管着一两百人,十好几个生产车间,每天机器一响,钱就滚滚的来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订单不断,厂子门口一直有车在排队拉货,这样的场景,在全市也仅此一家。
给市里涨面子啊!自治州的领导见了市里的领导有些时候都会提一嘴农机厂的事情。
“那可真是太好了。”李龙当时只是灵机一动的提一嘴,后来当然是越想越觉得可行。
只是他也明白,这样执行起来的难度会非常的大。
没想到还真让杜厂长给做成了。
“嗯,我也就是给你说一声,马上到收割季了,现在收割机的订单在增加,我又要忙了。对了,现在打药机还在出货,不过订单没以前那么多了,棉花开始打顶,接下来不少人可能觉得打药就没那么重要了……”
“那不好说。只要棉花没开,打药这事啊,停不了。”李龙说道,“没事,这是个长远的生意,只要有人种棉花,打药机就会一直有市场。”
“这一点我是相信的。”杜厂长同意李龙的看法,“生产车间一直没停,不过我们会按实际订单来走,反正机器都是现成的,人工也都是熟手。”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杜厂长就挂了电话,他现在正忙,能抽出空来和李龙说一说未来发展的事情,已经算是很有诚意了。
李龙也挺开心,至少接下来农机厂那边的分红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进入七月,棉花地开始打顶,而地里的麦子也即将迎来收获。李家人多,李建国带着人突击几天,把棉花的顶子打掉后,他和李俊峰两个人分开开着联合收割机开始赚钱。
至于家里的麦子,已经先一步收割到场上,剩下的只需要等着扬场就行了。
李龙这边一切顺利,孟海那边却遇到了麻烦。
李龙从刘高楼这里接来的卡车他开走了一台,铲车也开走了。
带着工程队的工人入场,刚开始清理地基的时候,就有人开始阻挠施工。
如果只是一般的混混二流子,孟海直接就能把人打走。他这个村民兵连长可不是白混的,在基层有些事情还真就得用拳头来解决。
但过来阻挠施工的是几名哈族人,这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都是在清水河,但孟海的村子距离施工地点隔着两个村,他不太熟,所以就先停工。
停工肯定会影响工期,但这事情得先找到原因之后才好解决。
孟海停工的时候,李龙开着嘎斯车过来看情况,知道了这件事情。
其实挺好解决的,不过李龙没说。以后工程队的事情是要交给孟海去解决的,李龙多参与并不是好事。对于李龙来说,他觉得这是小事情,正好看看孟海处理能力。
“这几个人就是附近村子的,这片准备盖棚圈的地的确曾经是他们的牧场。”孟海把调查得来的消息给李龙说了一下,“不过乡里已经给他们补偿了。
据我调查的结果,这几个人拿了钱之后就去喝酒,还和别人赛马赌马,最后钱都输光了,经人怂恿后就跑过来捣乱了。”
“乡里不管吗?”李龙问道。
“管啊,当时我就给乡里说了,乡里派人过来调节,把他们劝回去了,不过他们应该是拿了别人的钱,或者听信了别人的主意,后面又跑过来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李龙知道乡里也不可能天天看着这工地,最终还是要孟海他们来解决。
“我想好了,既然他们使盘外招,那我也一样能用。”孟海冷笑着说道,“我不动工程队的人,出啥事肯定找不到我头上,我就是一个干活的……”
“他们?”李龙有些意外,看来孟海打听的消息比较详细啊。
“是的,原来咱们清水河乡有几个工程队,有外来老板组织的,也有本地人当成了包工头。这个盖棚圈的活原本是县牲畜局下到乡里,一般由乡里举荐工程队,甚至直接由乡里组织实施。
但这一回是畜牧局直接把棚圈给包出去了,乡里这方面就没事了。但原本指望借着这个工程发一笔的几个包工头就有意见了,他们拿不到工程,却也不想让我们好好赚钱,所以使了坏。”
“你怎么办?”
“这个好办。盖棚圈是改善牧民生活的,阻挠工程,就是不想让那些牧民早点搬新家。虽然有些牧民无所谓,但大多数还是想住进新房子、让牛羊进新棚圈的……”孟海笑笑说,“就算我答应停工不干,这些人也不答应啊!
李龙同志,你等着看吧,这两天工地上就有好戏了。”
停了两天,孟海就被李龙叫到工地上去了。
没直接去工地里面,就把车停在路边上看着。
工地边上有工人在那里,没干活,铲车前面有五六匹马挡着不让动。几个民族人正坐在马跟前喝酒,挡着铲车的路。
“看啥?”李龙有些不解,“看人家怎么不让你们干活的?”
“那肯定不是了。”孟海笑笑,“看好戏啊,别急,马上就好了。”
果然,没等几分钟,一帮子有二三十个人骑着马就冲了过来,过来之后这些人翻身下马,马也不管了,拿着马鞭子就朝着那几个喝酒的人冲了过去。
那几个人喝了酒,虽然感觉不对劲,但反应有点慢,只有两个起身,剩下的三四个还在那里坐着呢。
然后就被一顿马鞭子抽到了身上!
那些人用民族话一边骂一边打,李龙听个大概,然后就笑了。
他对孟海说道:
“以其人之道还治于其人之身,好主意啊。”
孟海找的是那些即将分到棚圈的牧民。这些人大多数已经做好准备要等棚圈盖好后就把牛羊赶进去了,现在突然有人阻挠着不让盖棚圈,那他们能愿意?
这些人可不管那么多,知道有人故意不让施工,因为是民族人,施工队也没办法,这些牧民就“主动”前来解决问题了。
二十多个人打五六个人,就算是手下留情,等乡里知道消息赶过来调节的时候,那五六个也已经变得鼻青脸肿了。
好在只是皮肉伤,那二十多个人也没走,一个个也是理直气壮。
如果是汉族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处理起来就会容易一些,但现在是民族人和民族人之间的矛盾,而且把话说的很清楚,就是自己这边要急着把牛羊赶进棚圈,这是乡里宣传的。
这些人使坏组织施工,就是坏人,坏人就该打!
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乡里来的人也没办法,只能报告领导。主管民族宗教事务的副乡长也只能两边各打五十大板,调节一下就让人离开了。
还能怎么办?一边主动打人,占着理,一边被打了,却是无理取闹,那就只能压掉了。
李龙和孟海两个从头看到尾,感觉过瘾得很啊。
“老孟,不错不错!这事解决的不错!”李龙感叹着,“以后事情都这么搞,那咱们这工程队,很快就能入行了。”
“还没完呢。”孟海摇了摇头说,“我这还只是第一步,把目前的困难解决掉了。那些怂恿这几个民族人过来闹事的,我可没打算就这么不管了。他既然敢做初一,我就敢做十五!”
李龙还真就惊讶了,老孟有魄力啊!
PS:两章一万字继续送到。看在我忍着坐骨神经疼还坐着份上,来张月票吧!
李龙熄了火,把两个孩子抱**,顾晓霞给脱掉衣服鞋子,盖好被子后,李龙已经提着螃蟹放到了厨房。
这螃蟹挺能活的,在水桶里放一晚上没事。
李龙提回来有二三十个,明天可以蒸一顿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李龙给顾晓霞说了一下抓螃蟹的细节,顾晓霞也有点心动了。
“下个星期六晚上咱们回去,到时我带着你们一起抓。”李龙笑着说道,“到时把头灯买上,咱们都过去。”
“那明明昊昊呢?”
“也带上。”李龙说道,“多带一些人,大的带着小的。小海子西坝线那边有缓坡,娃娃下去也没事,只要不跑远就行。”
“还是算了吧。”顾晓霞在县里工作了几年,带着城里人的思维,管孩子小心的多,不像农村的那种粗放型养法。
李龙倒是无可无不可,反正现在能逮到螃蟹,说明他的思路是成功的,明后年多放螃蟹苗,到时这小海子里的物产就丰富了。
他也没打算圈起来独享,没必要,当然也是因为太大了圈不过来。
反正自己放的东西,本身小海子名义上也是自己承包的,合同都有,现在每年也给队里交钱,那从里面逮东西自然也就很光明正大了。
第二天李龙起得比较早,主要是螃蟹这玩意儿,也就他会搞。
杨大姐起来准备做饭的时候,李龙已经把螃蟹蒸上了,姜醋汁子也调好了,待会儿吃的时候他会给其他人示范一下,免得扎着自己。
“她叔啊,你给我说一下不就行了?”杨大姐有些不好意思,“还让你亲自来做……”
“没事,我就是蒸一下。”李龙笑笑,“没干啥活。”
顾晓霞照看着明明昊昊把衣服穿好,洗脸刷牙后,两个孩子迫不及待的过来看螃蟹。
不过螃蟹这时候已经没了,都上锅了。孩子倒也没啥失落,一个个盯着蒸锅,就想着看咋吃。
这时候孩子基本上没有“兔兔那么可爱怎么能吃兔兔”的想法,但凡能吃的,看着就不如吃着。
李龙看时间差不多了,把火撤了,提起蒸笼的盖子,那黄澄澄的螃蟹露了出来。
“爸,这螃蟹咋变颜色了?”明明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
李龙想起上一世看到的一句广告词“咋?让人给煮了?”
然后就笑了起来,说道:“螃蟹就是这样,活着的时候看着的是青黑色的,这熟了就是黄色。对了,大虾也是,咱们小海子里现在也有虾了,等到时捞着了,给你们煮着看。”
明明昊昊现在已经对新生事物有了十分强烈的兴趣,李龙就想着让他们多见识一些。
“……看,螃蟹呢,这背面圆一点,或者说半圆的,这就是母螃蟹,这尖尖的,就是公螃蟹。”饭桌上,李龙给明明昊昊讲,韩芳也在听着。
“掰开看,母的里面有黄,这个黄呢,就跟鱼的鱼籽一样,好吃的很。对了,这里面没有刺,不过肉呢都在壳里包着,想要吃的话,就比较难。”
李龙没有给两个孩子剥肉,而是给他们示范,让他们跟着自己学着把肉起出来,然后蘸着姜醋汁子吃。
“小芳,一起吃。”李龙说道,“这时候是最鲜的,这螃蟹虽然小,但热的时候壳子好剥,肉虽然只有一点儿,但鲜得很。等凉了,这壳子和肉结在一起就不好剥了。”
主要吃个味儿,李龙示范着吃了两个就停下来,然后看着小家伙们吃。
头一回吃这个,孩子们的兴致很好,杨大姐、顾晓霞看着也挺希奇,跟着慢慢剥着吃。
鲜是真鲜,就是肉太少,吃着不过瘾。
不过头一回吃,大家都是带着好奇心理,甚至于顾晓霞还要把壳弄开看看里面究竟有没有法海。
明明昊昊不知道这是啥典故,顾晓霞就给他们讲了白蛇传里的故事。
一顿饭吃的倒是有声有色。
而且对于螃蟹的味道,一个个都赞不绝口,一会儿桌子上就堆起了好几小堆螃蟹壳子。
就是有点浪费时间,如果不是顾晓霞开车,恐怕都要迟到了。
李龙倒是挺悠闲,他端着一盘子螃蟹到收购站那里给老爹去尝尝。李青侠现在早饭就在收购站这里吃,算是和梁双成搭个伙——主要是不耐烦往大院子跑。
李青侠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说实话老爷子文化水平不高,也就是仗着走南闯北过一段时间,有见识,加上李龙和顾博远打下来的底子,所以他在这里干得很如意。
每天那些二道贩子们捧,虽然李青侠不至于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但那心情还是很好的。
仿佛又找回了当初在老家村里,自己手里有钱打牌的时候那些晚辈们捧着自己的状态。
李青侠自然清楚这些人捧着自己,无非是想让自己在过秤评级的时候高高手,现在他也已经算是熟手了,这个事情有些时候抬抬手是完全可以的,但他不做。
毕竟赚的钱是儿子的,也有自己的一分。抬手了就是把儿子的钱往外推,那可不成。
当然李青侠也是人老成精,说话的时候会先压一压再往上抬一抬,实际上没啥损失,但在外人看来,他的确高抬贵手了。
看着李龙端过来的螃蟹,老爹有些意外。李龙弄了螃蟹苗子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不过他没觉得这边能养活这玩意儿。
哪怕在这里呆了好几年,知道这边的生活条件实际不差,但在李青侠眼里,这里还是苦寒之地,种瓜果是好的,养螃蟹、虾这玩意儿就有点难。
“还真养活了啊。”李青侠拿起一个螃蟹看了看,“不算大……”
“不过母的里面有黄。”李龙说道,“等到九月份就大了,如果能过冬的话,明年就好了。”
“那可不容易。这北疆的冬天可冷,那螃蟹冬天想要能过去,就得挖深洞。一般的螃蟹挖个洞把自己藏起来就行,浅的,冬天就直接冻死……就看能活几个了。”
老爹说的是实话,这玩意儿就是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每年都有挖洞不深被冻死的,剩下的越来越少,但也越来越大。
“老爹,你先尝尝,柜台这里我来搞。双成,老孙,螃蟹给你们也留几个,尝尝鲜。”李龙说道。
“我不吃。”李青侠不是好吃之人,对螃蟹无感,小时候村头大河里也有这玩意儿,不过个头小,没啥肉,他很嫌弃的。
“尝尝呗。”李龙笑着说,“黄儿鲜得很。”
在李龙的劝说下,李青侠吃了一个母蟹,感觉还真不错——和小时候的感觉真就不一样了。
不过也就尝一个,剩下的就归孙家强和梁双成了。孙家强拿了几个回了家,给铁兰花和自家孩子尝尝。
电话铃响起,李龙自然而然的接起电话。
“杜厂长?我是李龙。”
李龙听着那边熟悉的声音,笑着说道:“听你这声音,感觉有好事发生啊。”
“哈哈哈哈,上次你的建议不错,我想了想,后来直接去找了市领导,市领导也考虑到了我的实际情况,然后呢,基本上同意了我的请求。”
“那你现在就是高升且还挂着厂长职务?不错啊,那我也挺开心!”和杜厂长合作不错,李龙自然不希望换人。
谁知道会换成什么样的?还是现在比较稳妥。
“哈哈,还行。是市农机局副局长,解决行政级别,挂名,反正我也不会去干扰农机局的工作。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生产的这些东西大都和农机有关,所以也算名正言顺。”
李龙和他都清楚,农机局副局长是没这个厂长过得滋润的。毕竟厂子扩建之后,管着一两百人,十好几个生产车间,每天机器一响,钱就滚滚的来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订单不断,厂子门口一直有车在排队拉货,这样的场景,在全市也仅此一家。
给市里涨面子啊!自治州的领导见了市里的领导有些时候都会提一嘴农机厂的事情。
“那可真是太好了。”李龙当时只是灵机一动的提一嘴,后来当然是越想越觉得可行。
只是他也明白,这样执行起来的难度会非常的大。
没想到还真让杜厂长给做成了。
“嗯,我也就是给你说一声,马上到收割季了,现在收割机的订单在增加,我又要忙了。对了,现在打药机还在出货,不过订单没以前那么多了,棉花开始打顶,接下来不少人可能觉得打药就没那么重要了……”
“那不好说。只要棉花没开,打药这事啊,停不了。”李龙说道,“没事,这是个长远的生意,只要有人种棉花,打药机就会一直有市场。”
“这一点我是相信的。”杜厂长同意李龙的看法,“生产车间一直没停,不过我们会按实际订单来走,反正机器都是现成的,人工也都是熟手。”
两个人闲聊了一会儿,杜厂长就挂了电话,他现在正忙,能抽出空来和李龙说一说未来发展的事情,已经算是很有诚意了。
李龙也挺开心,至少接下来农机厂那边的分红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进入七月,棉花地开始打顶,而地里的麦子也即将迎来收获。李家人多,李建国带着人突击几天,把棉花的顶子打掉后,他和李俊峰两个人分开开着联合收割机开始赚钱。
至于家里的麦子,已经先一步收割到场上,剩下的只需要等着扬场就行了。
李龙这边一切顺利,孟海那边却遇到了麻烦。
李龙从刘高楼这里接来的卡车他开走了一台,铲车也开走了。
带着工程队的工人入场,刚开始清理地基的时候,就有人开始阻挠施工。
如果只是一般的混混二流子,孟海直接就能把人打走。他这个村民兵连长可不是白混的,在基层有些事情还真就得用拳头来解决。
但过来阻挠施工的是几名哈族人,这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都是在清水河,但孟海的村子距离施工地点隔着两个村,他不太熟,所以就先停工。
停工肯定会影响工期,但这事情得先找到原因之后才好解决。
孟海停工的时候,李龙开着嘎斯车过来看情况,知道了这件事情。
其实挺好解决的,不过李龙没说。以后工程队的事情是要交给孟海去解决的,李龙多参与并不是好事。对于李龙来说,他觉得这是小事情,正好看看孟海处理能力。
“这几个人就是附近村子的,这片准备盖棚圈的地的确曾经是他们的牧场。”孟海把调查得来的消息给李龙说了一下,“不过乡里已经给他们补偿了。
据我调查的结果,这几个人拿了钱之后就去喝酒,还和别人赛马赌马,最后钱都输光了,经人怂恿后就跑过来捣乱了。”
“乡里不管吗?”李龙问道。
“管啊,当时我就给乡里说了,乡里派人过来调节,把他们劝回去了,不过他们应该是拿了别人的钱,或者听信了别人的主意,后面又跑过来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李龙知道乡里也不可能天天看着这工地,最终还是要孟海他们来解决。
“我想好了,既然他们使盘外招,那我也一样能用。”孟海冷笑着说道,“我不动工程队的人,出啥事肯定找不到我头上,我就是一个干活的……”
“他们?”李龙有些意外,看来孟海打听的消息比较详细啊。
“是的,原来咱们清水河乡有几个工程队,有外来老板组织的,也有本地人当成了包工头。这个盖棚圈的活原本是县牲畜局下到乡里,一般由乡里举荐工程队,甚至直接由乡里组织实施。
但这一回是畜牧局直接把棚圈给包出去了,乡里这方面就没事了。但原本指望借着这个工程发一笔的几个包工头就有意见了,他们拿不到工程,却也不想让我们好好赚钱,所以使了坏。”
“你怎么办?”
“这个好办。盖棚圈是改善牧民生活的,阻挠工程,就是不想让那些牧民早点搬新家。虽然有些牧民无所谓,但大多数还是想住进新房子、让牛羊进新棚圈的……”孟海笑笑说,“就算我答应停工不干,这些人也不答应啊!
李龙同志,你等着看吧,这两天工地上就有好戏了。”
停了两天,孟海就被李龙叫到工地上去了。
没直接去工地里面,就把车停在路边上看着。
工地边上有工人在那里,没干活,铲车前面有五六匹马挡着不让动。几个民族人正坐在马跟前喝酒,挡着铲车的路。
“看啥?”李龙有些不解,“看人家怎么不让你们干活的?”
“那肯定不是了。”孟海笑笑,“看好戏啊,别急,马上就好了。”
果然,没等几分钟,一帮子有二三十个人骑着马就冲了过来,过来之后这些人翻身下马,马也不管了,拿着马鞭子就朝着那几个喝酒的人冲了过去。
那几个人喝了酒,虽然感觉不对劲,但反应有点慢,只有两个起身,剩下的三四个还在那里坐着呢。
然后就被一顿马鞭子抽到了身上!
那些人用民族话一边骂一边打,李龙听个大概,然后就笑了。
他对孟海说道:
“以其人之道还治于其人之身,好主意啊。”
孟海找的是那些即将分到棚圈的牧民。这些人大多数已经做好准备要等棚圈盖好后就把牛羊赶进去了,现在突然有人阻挠着不让盖棚圈,那他们能愿意?
这些人可不管那么多,知道有人故意不让施工,因为是民族人,施工队也没办法,这些牧民就“主动”前来解决问题了。
二十多个人打五六个人,就算是手下留情,等乡里知道消息赶过来调节的时候,那五六个也已经变得鼻青脸肿了。
好在只是皮肉伤,那二十多个人也没走,一个个也是理直气壮。
如果是汉族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处理起来就会容易一些,但现在是民族人和民族人之间的矛盾,而且把话说的很清楚,就是自己这边要急着把牛羊赶进棚圈,这是乡里宣传的。
这些人使坏组织施工,就是坏人,坏人就该打!
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乡里来的人也没办法,只能报告领导。主管民族宗教事务的副乡长也只能两边各打五十大板,调节一下就让人离开了。
还能怎么办?一边主动打人,占着理,一边被打了,却是无理取闹,那就只能压掉了。
李龙和孟海两个从头看到尾,感觉过瘾得很啊。
“老孟,不错不错!这事解决的不错!”李龙感叹着,“以后事情都这么搞,那咱们这工程队,很快就能入行了。”
“还没完呢。”孟海摇了摇头说,“我这还只是第一步,把目前的困难解决掉了。那些怂恿这几个民族人过来闹事的,我可没打算就这么不管了。他既然敢做初一,我就敢做十五!”
李龙还真就惊讶了,老孟有魄力啊!
PS:两章一万字继续送到。看在我忍着坐骨神经疼还坐着份上,来张月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