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第430章:两个世界

小说: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作者:斩悬 更新时间:2025-11-13 17:25:37 源网站:2k小说网
  他的打法一贯沉稳,虽然援军未到,他手下只有八千人,但趁着黑夜他打算先打一波心理战。

  那些影影绰绰的火把,基本都是一个将士手里拿着一个火把架子,架子上架着四五个火把的障眼法。

  他沉声问道。

  “西门外雷场,布置得如何了?”

  身旁一名工兵营的队正立刻躬身回答。

  “回团长,西门外两里范围内,弟兄们冒雨作业,已埋设绊发雷一百二十颗,踏发雷八十颗!主要分布在官道及其两侧的泥泞田地、灌木丛中,引信都做了防水处理,保管够他们喝一壶的!”

  他脸上带着一丝狠厉的笑意。

  彼时阎地点点头,补充道。

  “命令预设在东、北两门的‘疑兵’,火炮不必追求杀伤,继续间断性轰击,造出声势即可。其余火把阵,按照预定计划移动,造成我军正在调整部署、合围西门的假象,把‘口袋’扎紧一点,让他们觉得只有西门有一线‘生机’。”

  子时刚过,招地县西门在一声令人牙酸的巨响中,被缓缓推开。

  钱武一马当先,身后是精心挑选的三千骑兵和两千重甲步兵,人衔枚,马裹蹄,试图借着雨夜掩护,进行一场无声的突围。

  然而,他们刚冲出城门不到百步,黑暗的雨夜中就响起了刺耳的唿哨声,紧接着,前方和侧翼的小土坡后,突然亮起十几处火光。

  黑袍军事先埋伏好的少量火炮和火铳开火了。

  弹丸呼啸着掠过雨幕,虽然准头欠佳,但在寂静的夜里突然响起,顿时引起了明军队伍的一阵骚动,几匹战马受惊,将背上的骑士甩落。

  “不要乱!是疑兵!冲过去!”

  钱武挥刀怒吼,一夹马腹,加速前冲。明军士兵也鼓起勇气,跟着主将向前猛冲。

  可是,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当先锋骑兵冲过火炮轰击区域,深入城外不到一里地,进入那片相对平坦、却泥泞不堪的开阔地时。

  轰!

  接二连三的猛烈爆炸,从马蹄下、从士兵的脚下猛然爆发。

  火光冲天而起,破碎的铁片、碎石、泥土如同暴雨般向四周溅射!巨大的冲击波将人和马直接撕碎、掀飞!

  “是火药!我的腿!”

  “散开,散开!”

  惨叫声、爆炸声、战**悲鸣声瞬间响成一片。

  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被炸得粉碎,后续的士兵收不住脚,又触发了更多的地雷。

  残肢断臂混合着泥浆飞上半天高,鲜血瞬间染红了洼地里的积水。

  明军队列大乱,士兵们惊恐地四处乱窜,反而触发了更多陷阱。

  钱武的战马也被一块飞溅的弹片划伤,痛苦地人立而起,险些将他掀下马背。

  他勒住惊马,看着眼前如同地狱般的景象,目眦欲裂。仅仅是这短短一瞬间的接触,先锋部队就已经损失了数百人,伤亡惨重,士气彻底崩溃。

  “有埋伏,撤退,快撤回城内!”

  钱武知道突围计划彻底失败,再不回去,恐怕这两万人都要葬送在这片死亡雷场上。

  他声嘶力竭地下令,带着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逃回了招地县,迅速关闭了西门,并下令用石块、沙袋将门洞彻底堵死。

  站在城头上,钱武看着城外黑暗中那些依旧闪烁、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火把,听着远处断续的炮声,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这两万大军,已经成了落入蛛网的飞蛾,突围无望,只能困守在这座小小的孤城里,等待未知的命运。

  而城外的阎地,则只是冷静地下达了继续围困、保持压力的命令,如同最有耐心的猎人,等待猎物精疲力尽的那一刻。

  雨,依旧下个不停。

  第三线战场也在厮杀!

  山西,汾水河谷。

  一支庞大的明军粮队正在押运官的催促下艰难前行。

  粮车陷入泥泞,民夫怨声载道。

  突然,两岸密林中响起尖锐的唿哨声。

  “杀!”

  紧接着,排枪爆鸣。

  黑袍军团长赵将亲率的四千伏兵杀出,他们占据高地,燧发枪、鸟铳火力全开,弹丸如雨点般射向押运的明军。

  督粮官李胜又惊又怒。

  “是黑袍贼,立刻组织将士,围辆车与黑袍贼死战,弓弩抛射,火铳队装药!”

  然而黑袍军火力猛烈,射击精准,明军士兵在泥泞中难以结阵,纷纷中箭倒地。

  更致命的是明军队伍,随行的上万民夫见到这阵势,发一声喊,丢下粮车四散奔逃,冲乱了明军本就脆弱的阵型。

  “顶住!给我顶住!”

  李胜挥刀怒吼,但败局已定。

  赵将看准时机,下令冲锋,黑袍军如猛虎下山,将明军分割包围。

  粮车被点燃,熊熊大火在雨中燃烧,象征着明军一条重要补给线的断裂。

  而彼时,河南府黑袍军大营深处,军械司的工坊内炉火通明,与外面的凄风苦雨截然不同。

  阎赴浑身沾满油污,正与老匠人老孙头等人围着一批新改进的鸟铳。

  “大人,您看,这是按您说的改进的鸟铳。”

  阎赴拿起一支,仔细检查击发机构,又看了看旁边桌上拆开的纸壳定装弹。

  他沉吟片刻,才终于开口。

  “老孙,这纸壳弹,还是有问题,气密性不足,发射后残留多,容易堵枪管,而且纸壳若受潮,更是麻烦。”

  老孙头皱眉。

  “大人明鉴。这硝化纸的工艺,咱们还在摸索,普通的纸确实不行,要不......试试用更薄、更结实的油纸?或者,在纸壳外再刷一层薄蜡防潮?”

  “可以试试。”

  阎赴点头。

  “但关键还是要在枪机结构上再下功夫,确保击发瞬间的密闭性,还有,通条的设计要再改进,要更方便快速清理枪膛,咱们的火铳,不仅要打得响,更要打得快,打得久,关键时刻卡壳,就是要命的!”

  他亲自拿起工具,和工匠们一起调试、拆卸、组装。

  燧石的角度、击锤的力度、药池的形状......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测试。

  工坊内,敲打声、讨论声、偶尔的试射声持续到深夜。

  阎赴深知,面对朝廷的人力优势,黑袍军唯有在技术上持续领先,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消耗战中坚持下去。

  而与河南府阎赴不同的是,远离战火的京师西苑万寿宫,却是另一番景象。

  精致的炼丹房内,炉火正旺,檀香袅袅。嘉靖皇帝朱厚熜身着道袍,闭目盘坐,仿佛外界的一切厮杀、灾荒都与他无关。

  一名小太监战战兢兢地跪在门外,手中捧着来自河南前线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却不敢打扰皇帝的清修。

  嘉靖追求的,是虚无缥缈的长生,至于江山社稷、黎民苍生,似乎都已不在他心上了。

  宫墙内外,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